數億年前遠古祖先物種能水下呼吸,如今喪失了水下呼吸的能力 魚、水母、海星和海參都能夠在水下吸取氧氣。數億年前,人類以及長有脊椎和四肢的所有陸地生物的遠古祖先物種都擁有水下呼吸的能力。 但當它們完全開始陸地生活從空氣中吸取氧氣,它們便逐漸...
科學家分析秘魯土壤中1000多年前糞便化石! 科學家跟蹤分析秘魯土壤中1000多年前糞便化石,揭曉該地區羊駝馴養歷史可追溯到公元1000年前。 科學家在舉辦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年會報告中表示,研究人員分析秘魯東南部湖泊沉積物質,尋找一...
研究:一幅17世紀油畫上存在的復雜微生物生態系 微生物無處不在,哪怕是經典藝術作品的顏料之間也無法幸免。 一項最新研究對一幅17世紀油畫上存在的復雜微生物生態系統進行了探索,并且闡述了藝術作品保管者未來如何借助其它細菌保護這些作...
2019年你關注的有哪些科學事件的進展 1月,英美兩國研討人員將登陸南極洲,發動兩國70多年來規劃最大的一次南極洲聯合科考項目。 該項目為期5年,旨在研討悠遠且看似不穩定的思韋茨冰川是否會在未來幾十年內開始坍塌。除此之外,...
中國“逐日工程”啟動 應對能源危機將造福人類 本報西安12月23日電 為了在太空中把日光更高效地轉化為軍用、民用皆可用的直流電,被命名為“逐日工程”的“空間太陽能電站體系項目”今日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發動。跟著...
皮膚在人類文明史承擔什么角色?你怎么看待的 人類可能在大約150萬年前演化出裸露的皮膚,同時失去了大部分的毛發,黑色素開始成為天然的防曬霜。 導語:美國科學雜志nautil.us《鸚鵡螺》作者STEVE PAULSON近來宣布了關于人類皮膚的深度...
大家可以采取的10種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北京時間12月26日音訊,據國外媒體報道,在本年9月發布的一份新陳述中,全球頂尖的氣候學家們發出了現在為止最嚴格的正告:按現在的行動計劃,咱們無法完成把氣溫增幅控制在1.5℃之內的方針。...
全年14次任務全勝!長三甲系列火箭實現高密度發射 12月25日零時5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三號丙遙十七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三號送入預定軌道。 這意味著該系列火箭2018年發射任務全部圓滿完成。...
SpaceX發射GPS衛星 與美國軍方達成協議 北京時刻12月24日早間音訊,據路透社報導,SpaceX的一枚火箭周日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將美國的一顆軍用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這也是該公司為美國軍方履行的初次太空使命。 “獵鷹9號&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