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質(nacre)是珍珠外層的硬質彩虹色涂層,但在某些軟體動物的內部也有發現。
作為大自然中最堅硬、穩定的材料之一,瑞士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了打造人工珍珠質的工藝,而且能夠針對不同的應用進行“微調”。
天然珍珠層的微觀結構,非常類似于磚墻。它由堆積的磚狀碳酸鈣板組成。
這些“磚”通過生物聚合物“砂漿”連接到一起、中間還有由礦物質組成的微小互聯“橋梁”。
合成珍珠層的顯微結構
由 André R. Studart 教授帶領的 一支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研究團隊,正在研發可量產的人造珍珠, 并根據實際用戶進行微調。
研究人員從商用的氧化鋁板開始,讓其扮演碳酸鈣的角色。
然后將長度幾十微米的原料,懸浮在經受磁場旋轉的懸浮液中,讓所有細長的板塊在同一個方向上對齊,就像墻壁中的磚塊那樣。
接著加入環氧樹脂和氧化鈦顆粒,將整個混合物置于高壓之下,同時加熱至約 1000℃(1832℉)。
硬化后的樹脂,會扮演磚塊間的砂漿角色,而二氧化鈦會在 800℃(1472℉)時熔化形成橋梁。
與此同時,氧化鋁板本身并沒有達到熔點,所以不會發生熔化。一旦材料冷卻,就形成了一種非常類似于珍珠的產品。
ETH Zurich 指出,該材料集剛度、強度、韌性與一體,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改變材料制作時的壓力和溫度,還可以微調這三種特性。
該技術最終有望被運用到建筑、航空/航天器設計等領域。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267
本文標題:瑞士打造人工珍珠質的工藝,針對不同的應用進行“微調”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本文標題:瑞士打造人工珍珠質的工藝,針對不同的應用進行“微調”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