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和蜂鳴音能讓你產生“時間倒流”的錯覺?!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不解之迷  時間:2021-06-02 

許多人也許都幻想過回到過去看看,哪怕只有一小會兒也好。雖然目前的科學水平還無法做到這一點,但研究人員發明的兩種幻覺實驗的確能讓你產生“時間倒流”的錯覺。

這兩種錯覺實驗都用到了閃光和蜂鳴音。實驗顯示,當受試者接收了一個極為短暫的刺激之后,若緊接著再施加一個新的刺激,便會改變受試者對前一個刺激的感知。這種現象名叫“后測”(postdiction)。與“預測”(prediction)相反,后測是指未來的刺激會改變你對之前刺激的認知。

“錯覺是我們了解大腦的一扇有趣的窗戶,”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學與生物工程訪問學者、南加州大學博士后研究助理諾艾爾·斯蒂爾斯(Noelle Stiles)表示,“通過研究錯覺,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大腦的決策制定過程。”

 

研究人員知道,要想騙過大腦,兩次刺激必須幾乎同時發生,間隔不得超過200毫秒(1秒的五分之一)。他們發現,大腦會利用后測能力,將不同感官輸入(視覺和聽覺)進行合成,借此來分辨一堆“狂轟濫炸”的閃光和噪音。

第一個錯覺實驗名叫“錯覺兔子”(Illusory Rabbit)。研究人員制作了一段由三個部分構成的視頻:(1)發出“嗶”的一聲,同時屏幕左側出現閃光,緊接著(2)又發出“嗶”的一聲,接著(3)再發出“嗶”的一聲,同時屏幕右側出現閃光。每部分之間僅相隔58毫秒。

盡管只出現了兩次閃光,但大多數受試者都認為自己看到了三次。第二次“嗶”聲并未伴隨著閃光出現,但受試者大多報告稱,當第二次“嗶”響起時,屏幕中央同時出現了閃光。

由于這道錯覺中的閃光位于左右兩次閃光之間,研究人員認為,大腦利用了“后測”能力,自行填補了此處空缺。

“見到最后一組‘嗶聲-閃光’后,大腦會認為自己肯定漏掉了伴隨第二次嗶聲出現的閃光,并且自行編造了‘肯定存在第二次閃光’的事實。”斯蒂爾斯解釋道,“這說明大腦的確存在后測機制。但更重要的是,大腦必須利用最后一次‘嗶聲-閃光’組合來推斷第二次閃光的位置,才會產生這種錯覺。”

第二種錯覺名叫“看不見的兔子”(Invisible Rabbit)。在這段實驗視頻中,屏幕左、中、右會先后出現三次閃光,其中第一次和第三次會伴隨著嗶聲出現。但大多數受試者都未看見第二次閃光,僅僅因為閃光時沒有同時響起嗶聲。

這對科學家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顯示,聲音能夠引發視錯覺,說明大腦能夠跨越時空、將不同感官輸入結合在一起。

“這項研究的重要性有兩點。”該研究高級作者、加州理工學院實驗心理學教授Shinsuke Shimojo指出,“首先,它將后測概括為處理單個或多種感官輸入的關鍵過程。”

他還補充道:“后測其實并不像聽上去那么神秘。你想想看,大腦處理一開始的視覺刺激也是需要時間的,而就在這段時間內,又會接收到另一種感官刺激,對第一次刺激的處理產生影響。”

這兩次“兔子實驗”還說明,“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聽覺能夠影響視覺,反之則不行,這體現了神經處理過程在時空跨度上的動態結構。”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318
本文標題:閃光和蜂鳴音能讓你產生“時間倒流”的錯覺?!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