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關照下的熊貓們,因氣候問題再次陷入困境!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不解之迷  時間:2021-06-02 

      大熊貓是一種山地動物,適合生長在相對涼爽的氣候中(具體適宜的溫度具某些研究機構表明應在77華氏度)。但是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加導致氣候變暖大熊貓就必須向著海拔更高的環境進行遷徙。但是,大熊貓最愛吃的箭竹卻無法隨著野生大熊貓的移動而改變它們的生長地區。而且大熊貓每天要消耗30KG以上的箭竹才可以維持正常生存。這就帶來了一個最矛盾的問題,野生大熊貓要么適應逐漸變熱的氣候,要么就要改變飲食習慣。

紅外相機拍下的野生大熊貓照片(北大/王朗保護區) 

  近些年,氣溫上升、降水無常等全球性的氣候變化,給許多野生動物的生存帶來了麻煩。

北極冰蓋融化,無處覓食的北極熊已骨瘦嶙峋 。

  據說,那些在人類的關照下剛剛開始恢復種群的野生“滾滾”們,將因為氣候問題再次陷入困境。

  根據先前的一些研究給出的數據,本世紀末將會有40-70%的大熊貓棲息地因為氣候變化而消失 。如果這些情況真的發生,野生大熊貓很可能將面臨食物短缺等危機,而現有的保護區群將急劇喪失保護功能。

研究所在地——秦嶺山脈。隨著氣候變化,這片山脈的大熊貓將失去家園嗎?

  這些研究是否真的能夠證明野生大熊貓的生存面臨著威脅?我們有必要建立新的保護區及重新規劃保護政策嗎?

  為了能更好地解答這些問題,來自美國史密森學會保護生物學中心、密歇根州立大學、密蘇里大學、北京大學、陜西省林業廳等國內外多家單位的專家共同合作,重新評估了氣候變化對于野生大熊貓生產的影響,并首次提出全新的意見。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7月的Conservation Letters雜志上[4]。

  在之前的研究中,氣候變化被作為唯一的決定因素進行討論。而這一次,科學家們使用了全新的空間模型,把包括氣候、動物-環境相互作用、動植物生物學特性等因素在內的更多的變量考慮進來。

  科學家們發現,之前的幾項工作可能存在一些偏差。首先,可能夸大了氣候變化對于大熊貓的影響;其次,忽視了大熊貓和竹林生態系統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另外,提出了過于激進的建議——如在現有分布區以外建立新保護區、人為改變竹子種類和分布等。

  這一研究表明,大熊貓或許并沒有之前描述的那樣會因為環境變化很快陷入危機。

  首先,在當前情況下,影響大熊貓分布的最關鍵因素并非氣溫和降水,而是森林和竹林、人類生產生活、以及自然保護策略的實施。

  其次,研究人員首次發現,竹子對于環境變化存在被忽視的適應能力,而這一適應能力和它們獨特的生活史有關——它們可以利用地下莖無性繁殖的特性,增加竹林面對氣候變化時的適應能力。

盡管氣候變化,但是冷杉樹和竹林可能會繼續存在。

  總體來說,氣候變化只會影響16%左右的大熊貓棲息地和24%左右的竹林,秦嶺山脈近90%的關鍵大熊貓棲息地都將得到保留,并不像之前報道的那樣會喪失40-70%的棲息地。

  圖說:不同于先前研究的結論(左),考慮了大熊貓對竹林和人類環境的適應(中),以及考慮了竹林的無性繁殖和空間分布特性后(右),研究人員發現大熊貓和竹林對氣候變化存在適應性——秦嶺的大熊貓棲息地不會消失。

  這些證據都說明,氣候變化面前,大熊貓和它們賴以生存的竹林-森林生態系統可能比之前預測的具有更高的適應性。現有保護區群在未來氣候變化情境下,仍將發揮巨大作用——秦嶺山脈、岷山山脈、邛崍山脈等地區,在未來氣候變化面前可能仍然是包括大熊貓在內的野生動物們的庇護所。

秦嶺山脈、岷山山脈、邛崍山脈等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

  對于這一地區生態環境的研究和保護工作也會繼續開展下去。不僅可以幫助熊貓們,也有機會幫助到生活在這里的千千萬萬的物種。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388
本文標題:在人類關照下的熊貓們,因氣候問題再次陷入困境!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