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一直是人類最重要的食物之一,但現在它在歷史上的位置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重要。近日,約旦黑沙漠,專家在當地一處考古遺址中發現了一座石制建筑,里面有一座壁爐,中間是被燒焦的14500年面包殘骸。考古學家在約旦黑沙漠一處考古遺址內進行發掘工作。考古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直接面包證據,其歷史可追溯到14000多年前。
這不僅比以前的面包制作證據早幾千年,它早于農業,導致研究人員認為,對谷物可以種植的認識可能有助于人類從狩獵時代過渡到農業時代。
此前研究人員在3萬年前的磨石上發現了淀粉粒痕跡,但這并不一定意味著史前人類已學會制作面包。而這一最新發現是該實踐的最早的經驗證據,考古學家在約旦黑沙漠地區發現一個有著14400年歷史的考古遺址Shubayqa 1。
這個遺址被認為屬于狩獵采集者納圖芬人,由兩棟建筑組成,每棟建筑都有一個石壁爐。2012年至2015年間的挖掘發現燒焦的食物仍然存在于這些壁爐中,此外還有還有石頭工具、動物骨骼和植物殘骸。
在這項新研究中,來自哥本哈根大學、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的一組研究人員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了微小的燒焦痕跡,并發現了面包制作的清晰標志。
“這項研究中分析的24種殘骸表明,馴化谷物如大麥和燕麥的野生祖先在烹飪前已經過研磨,過篩和揉捏,”該研究的第一作者Amaia Arranz Otaegui表示。“這些殘骸非常類似于在歐洲和土耳其的幾個新石器時代和羅馬遺址中發現的無酵餅。所以我們現在知道面包類產品是在農業發展之前就可能已經生產出來的。”
當時,制作面包是一項勞動密集型工藝,需要進行去殼、研磨、揉捏和烘烤。該團隊表示,這可能導致食物被視為十分“特殊”,而想要更多食物的愿望可能會導致決定安頓下來并種植谷物。
“事實上,基于野生谷物的早期和極其耗時的面包生產可能是后來農業革命背后的關鍵驅動力之一,其中種植野生谷物以提供更方便的食物來源,”領導這項挖掘工作的考古學家 Tobias Richter表示。
研究人員稱,他們計劃繼續研究早期面包制作和這個過渡時期人們飲食的其他部分,目的是確定面包是否真的促使植物種植。
負責發掘工作的哥本哈根大學考古學家托拜厄斯·里赫特說,使用野生谷物制作面包非常耗時,這可能是后來人類開展農業活動、種植谷物的動力之一。
研究人員指出,1.4萬年前在納吐夫生活的采集狩獵者正好處于人類開始定居、飲食結構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納吐夫遺址曾出土燧石鐮刀狀工具和研磨石器工具,因此考古研究者早就猜測在這里生活的古人類可能以一種更有效的方式利用植物。該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本文標題:考古學大發現---“最老面包”被發現!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