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剛剛完成了對一種體積巨大的鈦穹頂組件質量控制測試進行了最后一系列測試,該穹頂的主要作用是作為衛星燃料箱的蓋子使用。不過這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圓頂,它的體積非常巨大。它的組件直徑為4英尺,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迄今為止體積最大的3D打印太空設備組件。在此之前,它最大的用途是為一種像烤面包機那么大體積的電子設備提供外殼保護功能。據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稱,這個圓頂大到足以密封比人類體積還打更大的油箱,大到可以容納74.4加侖的咖啡或530個甜甜圈。
據外媒報道,洛克希德-馬丁對3D打印部件并不陌生,然而近期這家公司制造出了迄今為止最大的部件--一個用于蓋住衛星燃料箱的鈦金屬罩。金屬罩寬3.8英尺(1.2米)、厚4英寸(10厘米)。據了解,圓罩是燃料箱最復雜的部件,傳統制造技術的材料浪費率達到了80%以上。不過這種浪費可以通過3D打印技術減少,同時還能減少制造成本和時間。
洛克希德-馬丁太空執行副總裁Rick Ambrose表示,他們迄今打造的最大3D打印部件表明他們能在未來以現在速度的兩倍速度和現在成本的一半成本制造衛星。“我們正在努力取得更好的結果。比如我們將制造圓罩的時間縮短了87%,將總交付時間從兩年縮短到三個月。”
當然,這種利用3D打印技術制成的燃料箱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測試以確保其能在真空環境下使用多年。
3D技術打印有可能改變航天工業,給零件制造商提供一種更快建造宇宙飛船的方法,同時也節省更多的成本。事實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經開始計劃為美國宇航局建造名為“獵戶座”乘員艙,并配備100個3D打印部件,而波音公司則在2017年初宣布,其“Starliner”號航天飛機將使用超過600個3D打印部件,看來未來3D打印技術,的確會成為航空航天也發展的一種主流技術。
本文標題:見過嗎?巨大的3D打印太空設備!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