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殖民地的構想起源自十九世紀科學界,在人類實現了宗教和神話中種種不可思議的事物后,開始對圣經中的諾亞方舟或神學寓言中天空之城,冀望在字面上實踐,也有希望作為逃避未來發生的世界性大災難和戰爭的場所,提出了人以活著的肉體逃離塵世的念頭。
但實際上只有極少數人有興趣實踐,因為世俗主義的盛行和對大自然的熱愛,而厭惡把人類為了靈性擠身于較小的人造場所過著紀律的生活,而希望在地球上解決問題,或至少在其他行星上開拓。
到冷戰時期,當時曾經被視為解決地球人口爆炸以及自然資源枯竭等問題的解法之一,但隨著冷戰結束,各國對航天開發的投資減少,以及先進國家出生率降低等變化,直到目前為止仍未具體實現。
地球上的人類可以在太空生活嗎?這是人類心中的一個大問號。據報道,日本首位女性航天員向井千秋帶領一個研究團隊,在新成立的太空殖民研究中心,試圖以尖端科技解開這個困惑。
隱身在東京理科大學校園內的高科技實驗室,一支30人的團隊正在研究人類如何在月球或火星殖民地生活,團隊的主管正是向井千秋。
個子嬌小、精力充沛的向井說:“探索是人類的天性。地球對我們來說太小了,你不覺得嗎?”向井曾經兩度執行太空任務,在太空值勤超過500小時。向井指出,企業家馬斯克成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誓言重返月球,并為未來的火星之旅作準備,人類太空探索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向井說:“2030年以前在月球建立殖民地是非常實際的事。”她說,人類的思考必須超越國際太空站(ISS)。她形容國際太空站是個營地。“你必須帶上所有的東西。”
向井團隊的創新之一是獨特的糧食生產系統,系統利用高壓電通過食鹽水產生的液態電漿。可減少在太空種植作物時水中常會產生的破壞性藻類。在仿真太空環境的測試中,這種系統可讓馬鈴薯長得更快、更有效率。
太空殖民研究中心也開發一種系統,利用體積只有iPod Nano大小的迷你熱電傳感器發電,可以帶去可能的殖民地。太空殖民地的室內將可保持宜人的溫度,但外部溫度白天會到攝氏130度,晚上可能會降到零下230度。計劃負責人說,這項科技利用室內外溫差,創造足夠的電力,供應整個太空殖民地。
另一個團隊則負責太空垃圾的早期偵測和攔截。超過2萬9000個長度至少10厘米的太空垃圾繞行地球軌道,恐對潛在的太空殖民者造成危險。
本文標題:日本首位女航天員帶領團隊試圖解開“人類是否可以在太空生活?”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