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火星探測的歷史悠久,但頂多是在這顆星球的表面留下些許抓痕。有多項國家科研機構的研究指出,需要了解火星表面之下的情況。一直一來有“鼓聲”從地下傳來,科學家需要研究火星的內部。
據報道,美國宇航局自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向火星發送太空探測器,來研究火星的氣候和地質學,并且期望尋找到生命存活的跡象。現在美國宇航局的一項最新任務已經進入了最后的階段,它將成為首個深入探索火星地表下狀況的任務。
新打造的InSight火星探測器預計將在5月5日到6月8日之間從加利福尼亞州中部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這個任務的主要目標是讓科學家們更深入的了解,曾經多水的火星如何演變成為一個我們如今看到的塵埃遍地的貧瘠星球。
愛丁堡大學的地球生物學家Sean McMahon博士在寫給全國廣播公司的一封郵件中稱:“這個項目將使我們了解現在火星的地質學活性,而且也將幫助我們打造更準確的火星內部模型。這對于我們了解地球、火星和其它巖石星球間的差異與共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與已經登陸火星的好奇號和其它漫游車不同,這輛重達800磅(約362公斤)的InSight登陸器無法在火星表面移動。但是它配備了一系列的設備,包括一臺地震儀和一臺探熱儀,此外它還擁有一條長約2米的機器手臂來幫助登陸器操作設備。
這輛登陸器將借助它的儀器測量火星地震的頻率和量級,并且測量熱量在地下深處和地表的傳遞方式。InSight任務的主要研究人員Bruce Banerdt博士在一份聲明中稱:“你可以把InSight看做是火星45億多年以來進行的首次健康體檢。”
InSight登陸器的設計并不是為了尋找生命跡象,但是McMahon稱了解火星表面下發生的情況有可能為我們帶來許多關于微生物是否能夠在火星上存活的線索。他聲稱:“火星內部越溫暖,靠近地表的水可能更穩定,這對于搜尋外星生命來說是個好消息。”
無論InSight火星登陸器什么時候發射升空,它都計劃在完成3.01億英里的太空旅行之后,于2018年的11月26日降落到火星表面。InSight登陸器預計將在火星上工作兩年時間。
這個項目可以大大減少科學家對火星外殼厚度的不確定性——有可能闡明火星在其早期歷史中如何分化出自己的地核、地幔和地殼。它也可以設定火星內核大小和密度的限度——這反過來又可以幫助解釋行星磁場動力學的歷史。
這項任務將依賴于在設計上同2008年“鳳凰”號著陸器類似的基礎航天器加以完成。到時候,一臺地震儀將被放置在火星表面,并將一部溫度傳感器通過鉆孔放入地下,從而更好地了解這顆巖石行星如何從一個初期的巖漿球開始進化的。
本文標題:即將深入火星內部探測,美將于6月左右發射InSight火星探測器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