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深處或存在液態水?證據呢?就是這顆鉆石!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不解之迷  時間:2021-06-02 

       地幔(Mantle)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間,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為4.59/cm3,占地球體積的82.3%,占地球總質量的67.8%。地幔的橫向變化比較均勻,根據地震波速度的變化以1000km激增帶為界面(雷波蒂面),進一步劃分出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個次一級圈層。

      一位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科學家首次發現了一個直接的證據,證明地球地幔深達500英里(804公里)處可能存在液態水洼。

  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地球科學家Oliver Tschauner和他的同事們的開創性研究發現。

  從地球內部挖掘出來的鉆石含有一種獨特的結晶水,稱為Ice-VII。

  這項研究發表在周四出版的《科學》雜志上,題為《鉆石中的Ice-VII:地球深層地幔存在液態水的證據》。在珠寶行業,含有雜質的鉆石價值更低。

      但是對于Tschauner和其他科學家來說,那些被稱為雜質的東西具有無限的價值,因為它們可能是我們理解星球內部運作的關鍵。

  在研究中,Tschauner使用了來自中國、南非共和國和博茨瓦納發現的鉆石。“這表明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教授說。

  科學家們推測,研究中使用的鉆石是在溫度超過1000華氏度(537攝氏度)的地幔中誕生的。

  地幔,占地球體積80%以上,是由含鐵、鋁和鈣的硅酸鹽礦物組成。現在我們知道地幔組成中還有水。

  在鉆石中發現的Ice-VII是在深地幔中發現的第一個液態水 。在材料實驗室的巨大壓力試驗中也形成了Ice-VII。

  Tschauner還發現,在地球表面發現的鉆石中,由于硬化限制Ice-VII是固態的,但在壁爐架上,它卻是液態的。

  Tschauner說:“這些發現對于了解地球內部的富水區域,以及在全球水資源預算和產生熱的放射性元素的運動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一發現也可以幫助科學家們繪制出更精確的模型,來解釋地球內部到底發生了什么,特別是在地殼下產生的熱量是如何產生的。

  換句話說:“這是理解我們的行星如何運作的另一個謎團。”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472
本文標題:地幔深處或存在液態水?證據呢?就是這顆鉆石!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