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號探測器是美宇航局“偵察”計劃的第一個任務,即利用小型太空探測器研究火星的計劃。“鳳凰”號由美宇航局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管理,造價4.2億美元,幾乎是造價8.2億美元的“機遇”號和“勇氣”號的一半,這兩個孿生探測器于2003年發射,仍在火星上漫游。
“鳳凰”號探測器的名稱有著特殊含義,美宇航局希望它能在以前任務失敗的基礎上,完成鳳凰涅槃般重生。“鳳凰”號原計劃作為“火星奧德賽”探測器于2001年一同飛向紅色星球,不過因為擔心發射日程安排過于緊密會適得其反,于是在1999年取消了發射計劃,“火星奧德賽”探測器最后只身前往火星。
據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的鳳凰號(Phoenix)火星著陸器相對其他探測器來說并不“長壽”。鳳凰號火星著陸器于2007年發射成功,2008年到達火星,花了數月時間研究周圍環境。現在,大約10年后,NASA重新審視了鳳凰號火星著陸器現場,并在登陸器上發現了一個布滿灰塵的覆蓋物。
鳳凰號在最初為期三個月的任務中著陸于火星的北極地區,研究火星的水歷史并尋找可能能夠存在生命的區域。NASA的網絡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在2008年年中拍攝了鳳凰號登陸點的圖像,然后在2017年12月再次對這個地點進行拍攝。
圖像都顯示著陸器(靠近頂部)及其后殼和降落傘(靠近底部)。與此前完全不同的包圍NASA硬件的灰塵量。NASA發布的一張GIF圖使差異突出。
鳳凰號結束了五個月的運行,其中包括對火星土壤的調查。NASA表示: “太陽能驅動的機器人不能在火星北極冬季的黑暗和寒冷條件下幸存。”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489
本文標題:鳳凰號火星著陸器現場10年后被NASA重新審視,并有所發現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本文標題:鳳凰號火星著陸器現場10年后被NASA重新審視,并有所發現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