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器機遇號已在火星漫游14年多,取得很大的成績!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不解之迷  時間:2021-06-02 

 “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在火星上執行勘測任務的兩個探測器之一。另一個火星探測器為“勇氣號”,“機遇號”于2003年7月7日發射2004年1月25日安全著陸火星表面。

  截至2018年1月25日,“機遇號”火星漫游車已在火星漫游14年多,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完成90個火星日的任務,發現了火星上的第一個隕石、防熱護盾巖(Heat Shield Rock)(在子午線高原),以及超過兩年的時間研究維多利亞撞擊坑。目前它沿著奮進隕坑向南行駛。

  本打算只持續工作三個月,但NASA的機遇號火星探測器已經正式渡過了5000個火星日,大約等于5151個地球日 。這位機器人地質學家已經穿越了火星表面28英里(45公里)的路程,解開了火星歷史和地質的部分秘密。

 

  探索火星并不容易。這是一個離地球很遠的惡劣環境,充滿了令人尷尬的驚喜,這些驚喜已經付出了不止一項昂貴的任務。更糟糕的是,火星日比一個地球長40分鐘。這意味著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必須隨時測量火星上的時間并保持和火星探測器同步。


  波音公司于2003年7月7日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了一枚Delta II型火箭,其上搭載408磅(185公斤)的機遇號上又名火星探測Rover-B(MER-A)。它于2004年1月25日降落在火星的Meridiani Planum地區。

  機遇號最初設計用于90天(92天),但這個無人探測器竟然持續高效運行達55倍設計使用壽命,并將繼續工作下去。它依靠太陽能電池板來提供能源。因此,在太陽能面板上積聚了灰塵和污垢時,機遇號遭遇電力短缺,而在冬季的陰暗下,它必須優先考慮保持電子裝置的溫度。


  由于其“永不言敗”的態度,機遇號職業生涯長久而富有成效。到目前為止,它已經研究了其著陸時所在的隕石坑,然后是周圍的平原,檢查土壤和巖石樣本,拍攝全景圖像,甚至拍攝了經過火星上空的彗星。


  此外,它還發現了赤鐵礦的存在以及火星上過去存在的水的證據,提供了對火星表面的長期基線調查,以及更好地了解該地區礦物形成過程中所發揮的部分水,進行了校準火星偵察軌道器的觀測資料,發回超過225,000張圖像,并幫助確定火星上存在或存在過生命的可能性。

  2004年1月24日,六輪、太陽能動力的機遇號火星車成功著陸在火星南半球埃格爾隕坑,數周之后勇氣號火星車著陸在火星的另一側。它對每個途經的軌跡都細致地檢測了巖石樣本,同時與勇氣號保持聯系直至勇氣號恢復正常工作狀態
  機遇號火星車不辱使命,進入一個遠古湖泊底部,這里擁有大量的含水礦物質,水是證實生命存在的關鍵性因素。經過摩擦巖石并篩除灰塵,機遇號火星車獲得了一項火星不朽的重大發現——證實火星遠古時期更溫暖和潮濕,而非現今的遍布灰塵的寒冷沙漠狀態。
  同時,機遇號火星車還探索了其它4個隕坑,正在逐步揭曉更多關于遠古火星存在水資源的重要線索。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490
本文標題:火星探測器機遇號已在火星漫游14年多,取得很大的成績!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