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鯊魚的愛恨關系:充滿了血腥和貪欲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不解之迷  時間:2021-06-02 

     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五億年,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鯊魚,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沙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以號稱“海中狼”。傳統觀念認為鯊魚的軟骨(即魚翅)中蛋白質很高,但這是錯誤的。雞蛋的蛋白質遠遠超過魚翅。此外,研究顯示,由于鯊魚體內易于富集汞,同時鯊魚翅中含有一定量的神經毒素,故對人體有潛在危害。因為幾十年來的大量獵殺,鯊魚存在滅絕風險

      據報道,鯊魚是令人著迷的一類動物,從古至今,人們對鯊魚的興趣一直十分濃厚。不過,當我們向前追溯,尋找與鯊魚有關的歷史檔案時,就會發現很多記錄其實看起來沒有多少科學性,而更多的是充滿了血腥和貪欲。比如,我們會看到捕鯊用的鯊魚槍,和被制成皮革的鯊魚皮。

  更近的歷史時期,《大白鯊》(Jaws)一書的作者向我們描述了鯊魚作為可怕怪物的一面,這種誤解令許多人對鯊魚恐懼不已。隨著技術發展,我們獲得了許多在水下活動時保護自己免受鯊魚攻擊的方法,包括對鯊魚無害的電子驅趕器,取代了魚叉和獵槍。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歷史,回顧人類與鯊魚的愛恨關系。

通過水下攝影了解鯊魚(Understanding Through Underwater Photography),1917年秋通過水下攝影了解鯊魚(Understanding Through Underwater Photography),1917年秋

  通過水下攝影了解鯊魚

  鯊魚身上籠罩著太多誤解。在1917年一篇試圖消除部分誤解的文章中,它們還曾被優雅地稱為“深海之狼”。當人們害怕某些東西的時候,那種恐懼有時會使他們無法看清真相,正如《美女與野獸》中發生的故事一樣。就鯊魚而言,真相依然會讓人有點難以接受。例如,借助先進的水下攝影技術,我們現在知道,與當時流行的觀點不同,鯊魚在攻擊時其實并不會翻身,從而能更容易地用它們“朝后的下顎”撕咬。如果你遭到攻擊,這樣的事實顯然不會帶來什么安慰。人類對鯊魚也同樣危險。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能“大規模捕捉并殺死”鯊魚的“聰明方法”:在船的一邊裝上幾個旋轉的輪子,每個輪子帶著一個巨大的、裝有誘餌的魚鉤,魚鉤與一條長長的絕緣電線相連。這篇文章中還給出了一位老太太與鯊魚的合影,頗令人玩味。圖片的說明文字寫道:“奧托·耶格夫人在棕櫚灘捕獲的一條重達800磅(約合363公斤),長度超過12英尺(約合3.65米)的鯊魚。它是用魚竿和魚線捕到的,但必須用大口徑步槍將其擊斃。”文章沒有給出更多的背景材料。

鯊魚皮革,1917年11月鯊魚皮革,1917年11月

  鯊魚皮革

  在面對鯊魚這樣富有價值的對手時,人類總是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滿足感。這一次,人們把戰利品穿在了腳上,并用堪稱“嗜血”的語言來描述鯊魚皮:“我們現在可以高枕無憂地看著這些海中虎狼,通過降低我們的生活成本來贖清它們的罪惡。鯊魚不再是我們難以和解的敵人。它是我們的奴仆,將為我們提供難以計數的數百萬英尺的皮革。”為了把戰利品變成可穿戴的皮革,新鮮的鯊魚皮首先被放在鹽水中浸泡8天,再用鹽腌上3到5天,然后疊放在糖或面粉桶里。接下來是對它們進行鞣制,包括將它們浸泡在水中,用熟石灰和鹽酸熟化,上油,著色,拋光,漂白,用脫脂牛奶揉搓,最后一步顯然能使它們變得“非常柔軟”。

巨大的鯊魚牙齒,1937年5月巨大的鯊魚牙齒,1937年5月

  巨大的鯊魚牙齒

  在一張1937年的漫畫中,繪畫者表示巨齒鯊“可能是曾經存在過的最大生物”,其一副巨牙中間“有足夠四人橋牌的空間”。由于巨齒鯊已經滅絕,因此它們永遠沒有機會對這樣的揶揄提出抗議了。

鯊魚——海洋中的水牛,1943年9月鯊魚——海洋中的水牛,1943年9月

  鯊魚——海洋中的水牛

  在戰爭期間,釣鯊魚是一項獲利頗豐的活動,特別是在“德國占領挪威后切斷了我們的主要魚肝油來源”。不過,這真的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點嗎?當研究人員發現鯊魚肝油的維生素含量更高時,我們的這些擔憂都可以放到一邊。我們開始把這些魚肝油發給飛行員,幫助他們提高夜間視力。就像古老諺語中的水牛一樣,鯊魚的其他部位也不會被浪費。鯊魚皮被制成皮革,如前文所述;鯊魚牙齒和脊椎骨被制成時髦的珠寶;魚翅被制成魚翅羹;鯊魚肉被制成肉罐頭或變成肥料;醫生還會用腦垂體來制作免疫血清。當魚肝的價格達到每磅10美元,鯊魚尸體剩余部分也能賣錢時,許多漁民開始往海里丟下掛著魚鉤、長達300米的鐵鏈,經常一條鐵鏈就能捕上來6到10條鯊魚。“它們大部分已經溺死,但偶爾會有一條虎鯊在上船時還十分有斗勁,必須用一根鐵棍來制服它。”

自家組裝的鯊魚槍,1949年1月自家組裝的鯊魚槍,1949年1月

  自家組裝的鯊魚槍

  當鯊魚不是漁民有意捕捉的獵物時,它們被困在漁網之中時會造成很大麻煩。有時候它們會摧毀漁網,把所有落網的魚都放出來,讓漁民眼睜睜看著快到手的錢又流回了海里。勤勉的漁民對魚叉和獵槍都不大滿意,于是結合了二者的有點,創造出了“鯊魚槍”。這種槍只有在與目標直接接觸的時候才會發射,因此“彈無虛發”。一個管道減速聯軸器將一把12號獵槍的外殼固定在位,再裝上一個帶有彈簧、兩頭削尖的槍頭,鯊魚槍便配置完成。當與鯊魚接觸時,槍頭向后退,擊中獵槍外殼的撞擊帽,從而發射出去直擊鯊魚的肚子或腦袋。

被鏡頭記錄下來的人鯊之戰,1950年8月被鏡頭記錄下來的人鯊之戰,1950年8月

  被鏡頭記錄下來的人鯊之戰

  約翰·芬頓(John Fenton)在一次深海潛水中對一臺水下電影攝像機進行了測試,并在過程中獲得了值得在銀幕上呈現的珍貴畫面。他遇到了一條易怒的護士鯊,覺得拍打它的腦袋應該挺好玩。這條鯊魚轉過頭來咬他的手臂,幸運的是只咬到衣袖,而芬頓也做出了反擊,用一把刀子殺死了鯊魚。好消息是,這臺攝像機工作正常,并記錄下了整個過程。

被鯊魚咬到的概率,1958年7月被鯊魚咬到的概率,1958年7月

  鯊魚咬人的概率

  讓我們來解答一下所有人心中的那個疑問:鯊魚會攻擊人嗎?問題的答案或許不太討人喜歡,沒錯,它們確實會攻擊人。當然,伴隨這個答案而來的是很多的注意事項。哈佛大學的比爾·施羅德(Bill Schroeder)的研究破除了許多人,包括一些輕裝潛水者一直持有的觀點,即鯊魚本身對人類毫無威脅。“當然,我不是說所有為公眾熟知的鯊魚都會攻擊人,”施羅德博士說,“大部分物種不會。甚至不是所有被公眾認為是食人鯊的種類都被科學家視為危險物種。但是,我們總是會見到一些反面角色。”在這些反面角色中,最為令人忌憚的便是大白鯊。在澳大利亞悉尼附近的海灘,大白鯊的出現已經讓那里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之一。除了人類,一些奇怪的東西也會被大白鯊吃進肚里,包括海獅、馬肉甚至一整只脖子上還戴著項圈的紐芬蘭犬。雖然有著這些警告性的文字,但在一篇文章中,作者還是向讀者保證,他們“在任何美國海灘上被鯊魚咬到的機會是非常非常低的”。

《大白鯊》一書的作者不再認為鯊魚是邪惡的,1995年3月《大白鯊》一書的作者不再認為鯊魚是邪惡的,1995年3月

  《大白鯊》作者的觀念改變

  使鯊魚成為人類最大的恐懼來源之一的罪魁禍首,或許就是《大白鯊》一書的作者彼得·本奇利(Peter Benchley)。由這本書改編而來的電影,以及那首令人心跳加速的歌曲,都將永遠與大白鯊的攻擊聯系在一起。但事實上,本奇利已經不再認為鯊魚是如此邪惡的動物了。在《大白鯊》出版幾年之后,他在巴哈馬潛水時遇到了一條大白鯊。二者相遇時有一方被嚇得不輕,但不是本奇利,他說:“那條鯊魚也呆住了,然后,突然,瘋狂地,不可思議地,那條鯊魚轉過身去,排空了腸子,消失在一大片惡心的棕色云霧中。”雖然本奇利聲稱自己為寫書而做的研究反映的是時代的認知,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時,我們已經知道已知368種鯊魚中,只有10到12種會與人類發生沖突,而且它們的攻擊往往是意外——從水下看沖浪板上的人確實很像一只海獅。此外,多年來的把大白鯊描述成人類敵人的做法(包括這篇文章中提到的許多例子),最終使數以百萬計的鯊魚死于非命。“每次鯊魚攻擊人類的記錄,都對應著超過400萬條鯊魚被人類毀滅。”

驅趕鯊魚的裝置,1997年6月驅趕鯊魚的裝置,1997年6月

  驅趕鯊魚的裝置

  隨著技術發展和人性的進步,我們開始意識到或許有更好的阻止鯊魚攻擊的方法,而不是殺死數百萬條鯊魚。穿上POD(防護海洋裝置)吧。由鎳鎘電池供電的兩個電子發射器連接到潛水員的氣瓶和腳蹼上。開關按鈕綁在潛水員的胸口或腕部,一個LED燈用來指示電源開啟或電池電量過低的情況。裝置啟動時,電子發射器“在潛水者周圍向各個方向產生一個延伸12到20英尺(約合3.6米到6米)的低壓電場,并借助咸水的天然導電性”。我們不知道電場能使鯊魚難受到轉身離去的確切原因,但科學家認為,關鍵可能在于鯊魚吻部用來探測低壓電信號的微孔,它們能探測到魚類的心跳,幫助鯊魚進行捕獵。

特洛伊鯊魚,2005年6月特洛伊鯊魚,2005年6月

特洛伊鯊魚

  法賓·庫斯托(Fabien Cousteau)是著名探險家雅克·庫斯托的孫子。在拍攝一部關于鯊魚認知能力的紀錄片過程中,為了捕捉到“更純粹的行為”,他在一個機器大白鯊內部待了100多個小時。“我希望它們會這么想‘嘿,那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從澳大利亞來的傻瓜表親!’”庫斯托說道。這一方法似乎挺有效的。利用這臺鯊魚形狀的潛水艇——被機智地稱為“特洛伊”(Troy)——庫斯托成為了第一個拍攝到一條雌性鯊魚攻擊另一條雌性鯊魚畫面的人。

     一些禁止捕鯊的法律已經獲得通過,不過對公海上的捕獵行為還約束甚少。美國通過了全面禁止捕殺鯊魚的法案,但僅能限制在美國注冊的漁船和美國領海上的行為。歐盟已同意加大禁止“割鯊魚鰭”的力度,但自然資源保護論者爭辯說,特殊捕魚許可證(允許割除鯊魚鰭)的發放,使得歐盟的禁令難以卓見成效。鯊魚必須整只進口而不能僅進口魚翅部分。國際漁業組織也在籌劃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上禁捕鯊魚的協議,但是對太平洋和印度洋還沒有相應的禁捕計劃。大量捕殺海洋生態系統金字塔頂端的鯊魚,會導致大量中小型魚類因失去天敵而數量暴增,從而嚴重打亂整個海洋生態平衡。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503
本文標題:人類與鯊魚的愛恨關系:充滿了血腥和貪欲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