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大窩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于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據消息,中國將新建一臺大型射電望遠鏡,來“接聽”外星生命信號。該射電望遠鏡將建于新疆奇臺縣石河子,超越2016年完工的世界上最大單碟500米光圈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科學家稱,該射電望遠鏡名為QTT,將成為世界上最大可操縱方向的射電望遠鏡。
資料圖:圖為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在貴州平塘縣克度鎮喀斯特洼坑中落成。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FAST”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李迪表示,最近,FAST接收到一些奇怪的信號,但皆因該信號未重復發射而無法確定其信號源。新建的射電望遠鏡不僅用于搜索電視信號以及原子彈信號,更主要的是在充分發揮人類想象力的情況下用于搜索和處理各種外太空信號。這將是一個復雜的探索過程,因為人類目前對外星人一無所知。
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武向平表示,新建的射電望遠鏡可以接收到非常微弱且距離遙遠的無線電信號。這將有助于人類搜尋銀河系外的智能生命,探索宇宙的起源。其還強調,中國將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先進外星文明的國家。
目前建于貴州的“FAST”射電望遠鏡直徑為500米,尺寸相當于30個足球場,超越了波多黎各300米的阿雷西博天文臺。新建的“QTT”射電望遠鏡直徑為110米,高100多米,重約6000噸,計劃于2023年投入使用,其接收范圍將覆蓋地球的四分之三。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的宋華剛表示,新射電望遠鏡將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線”,用于追蹤任何接收到的信號源。該望遠鏡的工作頻率為150 MHz至115 GHz,將同時協助引力波、黑洞和暗物質的研究。目前,新疆天文臺已配備了直徑25米的射電望遠鏡。
新射電望遠鏡選址于新疆石河子,主要因其位于天山東北麓,人煙稀少,周圍的山脈可為望遠鏡阻擋電磁噪音。除了計劃中的望遠鏡之外,預計中國最大的12米光學望遠鏡將于西藏建成,該項目被列入中國2016-2020年的大型科技基礎設施計劃。
具有中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FAST,是世界上目前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其設計綜合體現了我國高技術創新能力。它將在基礎研究眾多領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學、物質深層次結構和規律等方向提供發現和突破的機遇,也將在日地環境研究、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建設將推動眾多高科技領域的發展,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它的建設與運行將促進西部經濟的繁榮和社會進步,符合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本文標題:中國將新建一臺望遠鏡QTT,來追蹤外星信號?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