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有水卻沒有生命竟然是因為這個?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不解之迷  時間:2021-06-02 

這是美國航天局公布的一張由哈勃望遠鏡在2001年6月26日拍攝的火星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這是美國航天局公布的一張由哈勃望遠鏡在2001年6月26日拍攝的火星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2015年9月28日,美國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干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

        與地球相比,火星地質活動較不活躍,地表地貌大部份于遠古較活躍的時期形成,有密布的隕石坑、火山與峽谷,包括太陽系最高的山:奧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另一個獨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顯差別: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據報道稱,牛津大學科研人員認為:當火星表面的水分被吸收進火星外殼時,火星就不適合居住了。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2月20日報道,牛津大學地球科學系牽頭的最新研究對星球環境的微妙變化提供了洞見,星球環境決定了星球是否可能有生命。

  直到30億年前,火星表面還覆蓋著水,與地球差不多。但是,現在的火星貧瘠干旱,因此除了在科幻小說中,火星人是不存在的。

       2015年9月28日,科學家稱火星上不但只有位于兩極、已經凝固成冰的水,更有只會在和暖季節時出現、流動的液態水。 科學家指他們的最新發現,強烈支持在火星表面上,有鹽水于夏季時分在部分斜坡上流動的理論。報告指,這些又窄又黑、猶如手指的痕跡,只會在火星最和暖的季節時出現,但于其余時節就會消失。出現這種季節性的情況,是因為鹽降低了水的凝固點。

       不過,這次發現的最重要意義,是因為水是生命的起源,因此今次發現火星存有流動水,令科學家下一個目標,就是要在火星上作進一步的探索,以調查火星現時是否有任何微生物形態的生命。

  科研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思索:火星上的水發生了什么。此前的研究表明:火星磁場崩塌后,火星上的一部分水被吸進了太空。

  然而,牛津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水還在,只是由于已與巖石外殼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已鎖在火星表層了。

  研究帶頭人韋德博士說:“在火星上,水與剛剛噴發形成玄武巖外殼的熔巖起反應,產生海綿式效應。”研究報告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他說:“這種水與巖石之間的反應改變了巖石礦物學,導致星球表層干旱,因而不適合生命居住。”

  地球與太陽系其他星球——比如火星——之間的微小差別為生命出現在我們這個星球、而不是其他星球創造了條件。

  韋德博士說:“最大的區別就在于火星的表層巖含有更多的鐵,因為火星是在更加氧化條件下形成的。”

  科研人員發現火星上的巖石鎖住的水分要比地球上的巖石多25%,然后這些巖石又將水傳輸到星球內部。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火星可能有生命,特別關注火星的含水量。

  以往的研究發現:火星的結構表明它的表層一度可能存在微生物,也許是在曾經有過的熱泉和間歇噴泉里。

  杜倫大學研究員吉姆·麥克爾韋恩教授指出:雖然火星不像地球這樣有水,但是即使是今天它也沒有完全干涸。麥克爾韋恩研究過火星可能存在水源的問題,但未參與此次研究。

  他說:“我們知道火星以前有過很多水,數十億年以前。但是我們也知道現在還有大量水,在冰里。”

  麥克爾韋恩教授說雖然火星巖石可能吸收了水分,但是,即使沒有這個現象,火星很可能仍然不會有類似地球這樣的海洋,因為它的大氣條件不同。

  他說:“水很可能最終結成冰,或進入了太空。”

  不過,韋德博士說探究其他星球上巖石化學成分在鎖住水分和改變環境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

  星球成分的微小化學變化可能對其維持生命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韋德博士說:“這些影響及其對其他星球的意義尚未得到實際探索。”

     科學家認為,火星上存在古湖泊,這個湖泊可能已有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歷史,與“好奇”號此前發現了火星具有水面與地下水的證據,一起證明了火星比其它沙漠狀的星球與地球更為相似。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528
本文標題:火星上有水卻沒有生命竟然是因為這個?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