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法厄同”星將掠過地球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不解之迷  時間:2021-06-02 

  “法厄同”是以古希臘神話傳說中太陽神赫利俄斯與海洋女神克呂墨涅之子的名字命名的,根據神話,法厄同曾經差點毀掉地球。

      1802年,德國天文和物理學家海因里奇·奧伯斯發現了史上第二顆著名的小行星:帕拉斯星(也稱武女星)。他提出觀點認為它與上一顆小行星(克瑞斯)一起很可能是來自遠古時期因結構內力或者彗星撞擊而炸毀的中型行星的碎塊。這次撞擊所產生的可能還有除了克瑞斯和帕拉斯之外更多的天體碎塊,而事實上人們又很快相繼地發現了兩塊——1804年的朱諾星和1807年的維斯塔星。

      而這顆因爆炸分裂而被推測形成太陽系中主小行星帶的行星后來人們稱其為法厄同星,名字起源于在希臘神話中駕馭了一天太陽戰車的神話人物名。但法厄同星假說依然存在漏洞。比如說,所有主小行星帶的天體的總質量遠小于整顆法厄同星的質量。另外,小行星帶中的各個天體的屬性千差萬別,很難肯定它們都來自同一顆行星。時至今日,大多數行星研究科學家都認為小行星的形成來自于長久以來逐漸吸引到一起的大量宇宙碎片。

    根據俄羅斯天文學家們的計算,第3200號小行星“法厄同”(3200 Phaethon),這顆以地球毀滅者命名的小行星將在相當近的距離上掠過地球。

   俄羅斯聯邦大學的專家們發布了一段視頻,追蹤這顆小行星的飛行軌跡。這個小天體此前也已經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歸入“潛在危險小行星”行列。

  “近地小行星的危險性絕非危言聳聽。”12月5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江徽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根據預測,這顆小天體將在12月份抵達距離地球僅有大約1000萬千米的位置,從天文角度來說,這是非常近的距離了。

  “目前,僅太陽系內就已發現16000多顆近地小行星,對地球構成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超過1000多顆。近地小行星與地球間的‘警戒線’為750萬千米。”季江徽說。

  觀測顯示這個小行星的直徑大約5千米,還有一點比較特殊,這顆小行星到達近日點位置時,比其他任何已經命名的小行星更加靠近太陽。另外,3200“法厄同”讓科學家們感到困惑的一點還在于,它似乎同時顯示出小行星和彗星的特點。

  在此前一次接近地球的時候,科學家們觀測到這顆太空巖石上似乎有塵埃流噴出,這種情況與彗星產生彗尾的過程很相似。

  “‘法厄同’的軌道卻顯示,其最初形成的地方應該是在位于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那里是絕大部分小行星產生的地方。一般來講,富含冰凍成分的彗星會在更加寒冷的地方產生,一般這樣的區域位于海王星軌道外側,甚至來自更加遙遠的奧爾特星云。”季江徽說。這讓“法厄同”的危險性更受關注。  

  未來5年我國將探測小行星

  小行星中最引起科學家關注的是近地小行星,因為近地小行星有撞上地球的潛在危險。

  “一些小行星軌道與地球軌道接近或相交,存在與地球相撞的可能性,對地球與人類安全構成潛在危險。這些‘天外來客’形態各異、質地不同、軌道和運行周期千差萬別。體積大、更靠近地球的‘飛石’危險系數更高。”季江徽說。

  季江徽表示,到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近地小行星中,大概1800多顆的直徑是大于140米的,這意味著它能在地球表面造成明顯的損害。

  測算顯示,若直徑百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能毀滅一座大城市;若撞擊小行星直徑超過10千米,將造成全球性毀滅。2013年2月,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地區發生近地小行星撞擊事件,造成一千多人受傷。2017年10月4日20時07分05秒,NASA監測到我國云南香格里拉縣城西北40千米處地球發生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能量相當于540噸TNT。

  “近地小行星中有885顆是直徑大于一千米的,這意味著如果撞上地球會造成全球性災難,甚至可能導致四分之一人口死亡。不過,對其中大多數來說,與地球相撞的概率是非常非常小的。”季江徽說。

   雖然如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在介紹未來5年深空探測的主要任務時也提及小行星探測。

  “專家們的計劃是發射一顆小行星空間探測器。”季江徽說,探測的首選目標建議針對一些對地球構成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評估它們撞擊地球的概率。

  季江徽說,面對近地天體的碰撞威脅,不僅需要在地面建設專門的望遠鏡組成監測預警網絡,還需開展空基近地小行星全面普查,更需要發射小行星探測器近距離詳細勘查,了解其物理特性、內部結構與成分等。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545
本文標題:危險!“法厄同”星將掠過地球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