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亞洲及非洲等牧區較多見,呈地方性流行,為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來由于世界各國的皮毛加工等集中于城鎮,炭疽也暴發于城市,成為重要職業病之一。
人感染炭疽桿菌主要通過工業和農業兩種方式。接觸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徑。皮膚直接接觸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帶大量炭疽芽胞的塵埃、氣溶膠或進食染菌肉類,可分別發生肺炭疽或腸炭疽。應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帶菌的昆蟲叮咬,偶也可致病。
全球變暖給地球的整個生態系統帶來了巨大變化,兩極凍結多年的凍土正在融化。而隨著土壤的融化,那些原來處于休眠狀態的古老病毒和細菌是否會蘇醒過來、重新威脅人類社會呢?事實上,這樣的擔憂已經成為事實。 在 2016 年 8 月,位于西伯利亞凍原的亞馬爾半島上,一名 12 歲的男孩因感染炭疽死亡,同時還有至少 20 人也因此住院。
打開的潘多拉魔盒
關于引發此次炭疽疫情的最終解釋是,1941 年一頭因感染炭疽死亡的馴鹿尸體。它本來深埋在永久凍土層之下,但因為當年夏天出現的熱浪,永久凍土融化,馴鹿尸體暴露,并將有感染性的炭疽菌釋放到附近的水和土壤中,最終進入食物供應鏈。這導致附近放牧的 2000 多只馴鹿被感染,進而導致一些人也被感染。
科學家擔心,這并不會是個例。未來會有更多的永久凍土融化。一般情況下,每年夏季淺層的凍土會融化約 50 厘米。但隨著全球變暖,更深的永久凍土正在逐漸暴露出來。
在2015年,研究人員在西伯利亞發現了一種沉睡了三萬年的史前巨型病毒,這是一種擬菌病毒,它們在實驗室中成功感染了變形蟲。大約十年前,科學家在俄羅斯凍原的融化層中發現了第一種擬菌病毒,經過測試發現這種病毒擁有1,200個基因樣本,這是傳統病毒的兩倍。相比之下,艾滋病毒僅有9個基因。
處于冰凍狀態的永久凍土是細菌長期保持活力的最理想場所,時間也許可以長達一百萬年。這意味著永久凍土中冰層的融化,可能會打開疾病的潘多拉魔盒。
北極圈的氣溫正快速上升,其上升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區快三倍。隨著冰層和永久凍土的融化,其他感染性因子可能被釋放出來。
人們常常喜歡用“潘多拉的盒子”來形容暗藏災難、禍害、威脅的地方。一旦打開盒子,這一切不幸就會釋放到人類的世界,造成難以磨滅的災難。一夜之間,世界上冰川、凍土層因為隱藏著遠古的細菌和病毒成為了人類生存新的威脅。
致病性病毒可能被釋放
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讓-米歇爾⋅克拉弗維指出:“永久凍土是保存微生物和病毒的非常好的場所,因為它的里面溫度很低,不含氧氣,而且處于黑暗中。下層的永久凍土中可能仍保存著能感染人類或動物的致病性病毒,包括過去曾引起全球性傳染病的那些致病性病毒。”
在 2011 年發表于《全球衛生行動》的一篇文章中,共同作者鮑里斯⋅雷維奇和瑪麗娜⋅波多拉尼亞娜預測:“永久凍土融化的結果是 18 世紀和 19 世紀致命的感染性媒介可能會卷土重來,尤其是埋葬了那些感染病受害者的墓地附近。”
科學家從阿拉斯加苔原大型墓地挖掘出的幾具尸體上,發現了 1918 年西班牙流感病毒的 RNA 片段。天花和黑死病的病原體也可能埋藏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中。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的一個項目中,來自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病毒學和生物技術國家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檢查了幾具發現自西伯利亞南部阿爾泰山地區的石器時代人類遺體,以及從俄羅斯永久凍土中發掘的在 19 世紀病毒流行期間死亡的男子尸體樣本。結果發現這些尸體具有患天花后留下的癥狀。雖然研究者沒有找到天花病毒本身,但已經檢測到其 DNA 片段。
假如古老病毒果然卷土重來,那么巨型病毒是最有可能的罪魁禍首。在 2014 年,克拉弗維就領導一個團隊復活了被封存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長達 3 萬年的兩種病毒——“西伯利亞陶罐病毒”和“西伯利亞軟體病毒”。巨型病毒利用常規顯微鏡就能觀察到,一旦它們復活,就迅速變得具有傳染性。幸運的是,這些特殊的病毒只感染單細胞的變形蟲。不過該研究仍然表明其他真能感染人類的古老病毒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復活。
資源開采帶來的風險
在《歐洲內科醫學雜志》今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克拉弗維擔心北冰洋,尤其是指西伯利亞和俄羅斯北極區域,開通商業通航會導致病原菌暴發。他指出,該區域擁有大量的珍貴資源,包括貴重金屬、稀土、石油,還有天然氣和黃金等。
格陵蘭島的狀況同樣令人擔憂。3 個世紀前丹麥對格陵蘭島進行殖民,2009 年格陵蘭島當地政府從丹麥接管了除國防和外交政策之外的所有政府職能。每年丹麥仍對格陵蘭島撥付當地政府預算三分之二的資金,但是如果格陵蘭島獨立,丹麥將放棄對其撥款。這座島嶼蘊藏大量礦產,島嶼南部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儲量。為了填補財政預算缺口,格陵蘭島開采了 6 個新礦。
在北極地區采礦和開采石油需要移動大量永久凍土,至少是數百萬噸的等級,如果要進行采礦,你需要立即挖掘 1600 萬噸永久凍土,事實上這些凍土在過去 100 萬年的時間里未被移動或者破壞過。
克拉弗維指出,如果未來對永久凍土帶進行資源開采,那么在采礦小屋旁會堆積著大量腐敗分解的永久凍土,它們暴露在陽光、空氣和夏季雨水之中。如果永久凍土中包含大量感染人類或者人類祖先的微生物,那么現代人將距離危險更近一步。
這類微生物之前在適合其生存中的冰中蟄伏。一旦冰川融化,隨著冰川融水,這些微生物就可能趁機寄居在宿主身上,宿主有可能是人類、動物、水生物等等。有些病毒可以通過空氣找到宿主,一滴從融化的冰水中蒸發的帶有病毒的浮質又可能在另外的地區形成新的降水。如果一些病毒能在干旱的環境中生存,它們就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很長的距離了。
本文標題:永久凍土中古老病菌會復活嗎?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