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市人追求有房有車,為什么不買個房車呢?一步到位了。不過,房車依然太貴了。古代河南鄭國出土了奢華的房車,之所以說它奢華,是它車頂的彩席。這也是我國首次發現這樣的文物。
4個月前,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鄭市旅游和文物局主持的“新鄭鄭國三號車馬坑公眾考古”正式啟動。據悉,這是河南考古部門時隔16年后,再次對鄭國三號車馬坑展開考古發掘。轉眼之間,4個多月過去了。如今,經過130余天的考古發掘,2400多年前的“香車寶馬”已經陸續露面,其中一輛車更是迄今為止鄭韓故城內發現的規制最大的一輛車,而車頂還帶有彩繪的席子,這也是首次發現。
在河南新鄭市區一帶有一座東周時期著名的諸侯國都城,它先是“春秋十二諸侯”之一鄭國的都城,戰國中期又成了“戰國七雄”之一韓國的都城。
站在地表俯瞰發現,三號車馬坑的開口呈南北向長方形,最長11.7米、最寬10.6米、深度距離地表5米左右。三號車馬坑坑內上部,是3.4米左右的夯土層,夯土下部是較疏松的填土層。夯土層、填土層的土清理完之后,不出馬俊才所料,2400多年前的“香車”出現了。
盡管在地下埋了2400多年,今天已經變成了泥土,但經過考古人員的清理,兩輛車的模樣已經呈現在大家面前:兩輛車南北并排,車頭向西,車衡、車轅、車輿(車廂)、車輪清晰可辨。而在兩輛車車衡的下方,一匹馬的頭骨也已出現。
“鄭國國君下葬的時候,實行的是拆車葬。也就是說,先把馬殺死,并排放到車馬坑的底部,然后,再把完整的車輛拆開,將零部件放在馬匹的尸體之上。因此,就呈現了我們眼前的不規則模樣。”主持發掘工作的項目負責人馬俊才解釋。
最讓馬俊才興奮的是,這輛車的車輿上部,出現了彩席。“為了遮陽、避風和避雨,古代馬車車輿頂部都有篷布,篷布要么是席、要么是油布,而這輛車頂部的席,竟然是彩席。”馬俊才說,這張彩席上涂有紅彩、黑彩、褐彩等多種顏色,這也是在鄭韓故城內首次發現帶有彩席的馬車。
這輛車車輿的寬度在1.6米以上,長度在2米以上。三號坑所在的鄭國車馬坑博物館,在鄭韓故城東城區西南角,在近300畝的范圍內,經過考古勘探,共發現春秋墓葬3000余座,大中型車馬坑18座,出土車馬無數,而此次三號坑目前出土的這輛馬車,形制最大、裝飾最豪華,刷新了考古記錄。“這輛車,在考古上名叫鞍車,放在今天,就是汽車中的房車,主人可以躺在里面睡覺。”馬俊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