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2日,實踐十三號衛星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通信衛星高通量時代。 新華社發
坐飛機不能上網、置身山水之美不能發朋友圈、草原上馳騁不能視頻聊天……這些“交流的無奈”在不久的將來都會成為過去式。
12日19時04分 我國實踐十三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通信總容量達20Gbps,超過我國已研制發射的通信衛星容量總和。
通信衛星的通量越大,信息傳送能力就越強。 通信容量,是衡量信息傳送能力的概念。專家稱,過去國內一個衛星約有2Gbps的通量,而實踐十三號衛星采用Ka頻段多波束寬帶通信系統,總容量達20Gbps,傳送能力有了數量級的提升。
“實踐十三號衛星能夠覆蓋我國除西北、東北的大部分陸地和近海百公里以上海域,它的一項重要業務是提供高速“動中通”服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實踐十三號衛星工程總師劉方說。
劉方稱:“動中通”是指車輛、輪船、飛機等移動載體在運動過程中的衛星通信保障。通過多波束無縫切換配合機載、車載或船載終端的自動跟蹤捕獲功能,實踐十三號衛星能從技術上為航空、航運、鐵路等各類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聯通世界,改善上網體驗。”
在國內高軌衛星領域,實踐十三號衛星還創下多個“首次”:首次在我國高軌衛星上搭載激光通信系統;首次在我國高軌長壽命通信衛星上百分之百工程化應用國產化產品;首次在我國衛星上將技術試驗和示范應用相結合。
東方紅三號B平臺的首發星是實踐十三號衛星。這一平臺是我國研制的最新一代中等容量通信衛星平臺。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612
本文標題:在西昌成功發射 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本文標題:在西昌成功發射 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