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帶來了太多的“不可能”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不解之迷  時間:2021-06-02 

 

      從2002年SpaceX創立,到2013年成功發射“蚱蜢”火箭(標志著人類第一次制造出可重復利用的火箭);再到2015年成功回收獵鷹9號火箭的一級火箭(創造了人類太空史的第一次)。 SpaceX像一頭科技猛獸,大秀肌肉的同時帶來了太多的“不可能”。兵貴神速,這個瘋子的“第一次”總是出奇的快!難以想象是什么能讓一家私企,用這么快的腳步創造奇跡。

     也許這就是我們口中的“瘋子”吧?    

     就在近日,SpaceX又將2016年回收的一級火箭(來自獵鷹9號)重新送入太空,并在大西洋的無人船上被成功回收,完美的又“瘋”了一把!在發射結束后,SpaceX的CEO馬斯克還不忘說了一句“這是個偉大的日子,不僅僅對SpaceX而言”。

     的確,這個偉大的日子無疑是對整個太空行業的巨大挑戰,火箭的發射成本也被SpaceX刷到了“白菜價”。就好比坐飛機,坐完一次就把飛機扔了,那代價未免也太大了。SpaceX就是想把火箭搞的像“坐飛機”一樣,可以來來回回的重復使用。

   那火箭的其它部分為什么不回收,偏偏要回收一級火箭呢? 是因為一級火箭里裝有火箭升空所需要的最主要動力裝置和燃料,包括監控、控制系統,是發射火箭所需要的最主要成本。此前,人們發射火箭時,由于技術原因導致回收困難,一級火箭都是在首次使用后引導其墜毀的。現如今,SpaceX將一級火箭成功回收,就可以令發射成本降低30%左右。

      重點來了,SpaceX是怎么回收一級火箭的?其實回收火箭的原理和發射火箭差不多。在發射火箭時,一級火箭需要通過巨大的推力,推動火箭向太空高速飛行,到達預定位置后,再將一級火箭和火箭的其它部分脫離,火箭其它的部分繼續飛行,而一級火箭則被引導在特定地點墜毀,這樣就算發射完成了。

                                                                                                                              SpaceX發射軌跡

      然而SpaceX一級火箭的回收就是在一級火箭與其它部分脫離之后,使一級火箭來個完美的后空翻,倒敘重演火箭的上升過程,即:高速墜落—巨大推力主動減速—著陸。咱們說的好像特別簡單,不過這其中的困難和心酸也只有SpaceX可以體會,畢竟在當下,地球上只有他家做到了。

                                                                                                                            SpaceX一級火箭原理

        在SpaceX輝煌的今天,也許最高興的應該是CEO馬斯克吧?這個現實版的“硅谷鋼鐵俠”,這個PayPal貝寶(最大的網上支付公司)、SpaceX、特斯拉(Tesla)以及SolarCity四家公司的CEO。誰會想到一個造汽車的(況且特斯拉已經是一個傳奇)也會造火箭,還造了可以回收的火箭?

       這一切似乎都會朝美好的方向發展,SpaceX會用“白菜價”承接地球上大部分的火箭發射任務,賺個盆滿缽盈......但這個“瘋子”沒有我們想的那么簡單。其在今年晚些進行首次測試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以及明年晚些進行的載兩人到月球的計劃,還有SpaceX 2025年人類登陸火星的計劃,又將會給我們帶來多少個“第一次”還不得而知。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624
本文標題: SpaceX帶來了太多的“不可能”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