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近日在博物館中“重新發現”了一種遠古海洋爬行動物的化石,證實這是該類動物中最大的化石記錄。據介紹,該化石屬于一類游弋在2億年前海洋中的魚龍,當時正是恐龍稱霸地球陸地的時期。
該化石在20多年前發現于英格蘭海岸,但直到最近才被科學家拿來研究。古生物學家斯文·薩克斯(Sven Sachs)在德國漢諾威的一家博物館看到這件化石之后,聯系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迪安·洛馬克斯(Dean Lomax),后者是研究魚龍的專家。“這樣(體型最大)的標本還能在博物館收藏中‘重新被發現’,實在令我感到不可思議,”洛馬克斯說,“你甚至不必到野外發掘就能獲得新發現。”


這件魚龍化石的物種學名為Ichthyosaurus somersetensis,以英格蘭西南部的薩默塞特郡(Somerset)得名。這個郡出土了許多遠古海洋爬行動物的化石。20世紀90年代,人們在薩默塞特郡的Doniford灣發現了這塊化石,最終它被德國漢諾威的下薩克州博物館收藏。
這是一只成年雌性魚龍的化石,其死亡時已經懷孕。“這件標本為該物種的體積范圍提供了新的參考,而且也是已知三件具有胚胎的魚龍標本之一,”迪安·洛馬克斯說,“因此非常特別。”
在恐龍時代,海洋里生活著許多類型的魚龍。它們出現于三疊紀,在侏羅紀達到巔峰,然后消失在白堊紀——比最后滅絕的恐龍還早了幾百萬年。
早期化石獵人最初發掘的骨骼化石中就有魚龍的化石,當時生物演化理論和地質學概念都還處于雛形階段。英國著名化石收集者與古生物學家瑪麗·安寧(Mary Anning)于1810年在多塞特郡萊姆里杰斯(Lyme Regis)附近的懸崖處發現了第一具完整的魚龍化石。她的發現轟動了科學界,為地球歷史研究的新理論提供了證據。
迪安·洛馬克斯和斯文·薩克斯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波蘭古生物學報》(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上。(任天)
本文標題:科學家在博物館標本中“重新發現”最大魚龍化石記錄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