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研究稱世界最古老皮屑竟出現在有羽恐龍身體上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社會奇聞  時間:2021-07-08 
  如圖所示,這是1.25億年前恐龍皮膚上的皮屑片。恐龍皮屑化石表明,鳥類和恐龍首次進化形成羽毛的時間是數千萬年前,隨著羽毛的出現,它們的皮膚也開始出現皮屑,適應羽毛的生長。  如圖所示,這是1.25億年前恐龍皮膚上的皮屑片。恐龍皮屑化石表明,鳥類和恐龍首次進化形成羽毛的時間是數千萬年前,隨著羽毛的出現,它們的皮膚也開始出現皮屑,適應羽毛的生長。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小盜龍是生活在1.2億年前食肉性、類似烏鴉的恐龍物種,它們的四肢都長有翅膀,身體覆蓋彩虹光澤黑色羽毛,喜好整個吞食鳥類,簡而言之,它們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恐龍。目前,科學家發現小盜龍的皮屑化石,將有助于我們更深入了解恐龍物種。

  5月25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的一篇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并非只有人類存在皮屑,科學家在3種羽毛恐龍骨骼上發現微小的片狀皮膚化石,這3種羽毛恐龍物種是:北漂龍(Beipiaosaurus)、中國鳥龍(Sinornithosaurus)和小盜龍(Microraptor),此外他們在一種叫做孔子鳥(Confuciusornis)的原始鳥類身體上也發現類似的皮屑。

  該研究發現,這4種生物的歷史可追溯至侏羅紀時期(大約5600萬至2億年前),它們都長有皮屑。研究報告第一作者、愛爾蘭科克大學古生物學家瑪麗婭·麥克納馬拉(Maria McNamara)說:“這是唯一已知的皮屑化石,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證據表明恐龍是如何蛻皮的。”

  在這4種恐龍化石標本中,小盜龍化石的歷史可追溯至1.25億年前,這是迄今最早的皮屑證據。

圖中是四翼小盜龍骨骼化石,目前科學家在這種烏鴉大小的恐龍骨骼樣本中發現世界上最早的皮屑化石。  圖中是四翼小盜龍骨骼化石,目前科學家在這種烏鴉大小的恐龍骨骼樣本中發現世界上最早的皮屑化石。

  在這項研究中,麥克納馬拉和她的同事從北京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借取了4種化石,研究小組提取遠古生物身體密集羽毛軟組織樣本中的小片結構,之后在電子顯微鏡下掃描,再與現代鳥類的類似薄片進行比較。

  像人類皮屑一樣,這些皮膚碎片化石包含叫做角質細胞的硬細胞,并結合一種叫做角蛋白的蛋白質。研究人員指出,這種皮屑化石與現代鳥類幾乎完全相同,表明恐龍是脫離鱗片狀皮膚,而不像現代蛇或者蜥蜴那樣連續不斷地脫落。

  瑪麗婭表示,恐龍皮屑揭曉了地球歷史上神秘時期的關鍵細節,當時正值動物首次開始長羽毛。皮屑化石表明,鳥類和恐龍首次進化形成羽毛的時間是數千萬年前,隨著羽毛的出現,它們的皮膚也開始出現皮屑,適應羽毛的生長。

  瑪麗婭說:“在這一時期(侏羅紀時期),爆發性出現了羽毛恐龍和鳥類進化,我們非常興奮地發現早期鳥類和恐龍皮膚進化的證據,這些特征能夠適應羽毛生長。”

  古老皮屑與現代皮屑之間一個至關重要的差異在于:在現今鳥類中,角質細胞松散地分布在大量細胞內脂肪之中,這有助于鳥類飛行時體溫升高時有效降溫。恐龍皮屑更密集地布滿了角質細胞,這表明恐龍皮膚的降溫需求較少,而且小盜龍從未適應飛行。下步將進行深入研究(以及搜尋大量皮屑證據),證實該研究結果的真實性。(葉傾城)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4132
本文標題:意外!研究稱世界最古老皮屑竟出現在有羽恐龍身體上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