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 中國漢字演化出兩個極端, 一個極繁, 一個極簡!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社會奇聞  時間:2021-07-08 

漢字的演變在之前的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過中國在世界文化上做出的巨大貢獻之一,就是發明了漢字。漢字的使用不局限于中原文明,在古代,她曾經在多個國家通行,而且,作為一個偉大的“自源文字”,她曾經衍生出十余種形式各樣的文字,比如現在仍在使用的日本平假名和片假名、中國的女書、方塊壯字已經已經停止使用的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訓民正音、字喃等等。

宋、金、西夏對峙一千年前,正是陳寅恪先生所說的“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達到登峰造極狀態的“趙宋之世”。盡管兩宋歷史充滿了屈辱,但是與滿清不同的是,雖然宋朝武力上相對較弱,但是文化實力相當雄厚。它的的確確是用軟實力將幾個長期敵對的國家征服,最終這幾個曾經企圖吞并中國的游牧民族都變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員。當時,漢字也曾經出現幾次影響深遠的衍生,比如字形極簡的女真文和極繁的西夏文都在那個時候產生。遼、金、西夏習慣上被后世稱為“塞北三朝”,這三個國家都曾經為了抵抗強大中原文明的滲透而創造了屬于本民族的文字,但他們都不得不以漢字為藍本。

西夏文北宋仁宗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宣布不再是宋朝的藩屬國,他自立大夏國,宋朝人因為它處于大宋西部,故稱之為西夏。西夏立國之后,在軍事上展開對宋朝的積極防御,在文化上也開始著手發明自己的文字。

西夏文與漢字對照西夏的一位名叫野利任榮的大臣參照漢字,用了僅僅三年時間就發明了西夏文,隨后在全國頒行。雖然這種文字看起來都一個模樣,寫起來也很廢墨水,但是這種文字一直使用到了明朝中期,使用時間長達500年!

女真文金朝是一個興勃亡忽的政權,天慶四年(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開始起兵反遼,僅僅用了11年的時間就將遼國滅亡,又在兩年后發動靖康之變俘虜了宋朝徽欽二帝,滅亡了北宋。金立國之后也開始創造屬于自己的文字,女真文參照的是漢字和由漢字衍生的契丹文。所以女真文仍然保持了方塊字的基本字形。

我們現在的人看起女真文來可能會覺得更加熟悉,因為它書寫起來非常簡單,很多字看起來都像是我們現在通行的簡體漢字。雖然每個乍一看都很眼熟,但其實一個字都不認識。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4143
本文標題:一千年前, 中國漢字演化出兩個極端, 一個極繁, 一個極簡!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