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詭異”的一幅畫: 令人脊背發涼, 數百年無人“真正看懂”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社會奇聞  時間:2021-07-08 

團扇是古老的納涼利器,起于秦漢,流行于宋朝,宋代的團扇畫更是充滿了文藝范兒,將繪畫與日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給人們送去陣陣涼意。南宋有一幅團扇畫,很是另類,充滿了恐怖與詭異色彩,令人脊背發涼,名叫《骷髏幻戲圖》,出自南宋畫家李嵩之手,現保存于故宮博物院。

先來看看這幅畫,畫的中央是一個席地而坐的大骷髏,用懸絲掛著一個小骷髏,吸引著對面的一個小孩兒。畫的左下方畫著草席、雨傘等日常物品,很像是在街頭流浪賣藝的貨郎擔子。大骷髏的身后,一個盤坐著的婦人,懷抱吃奶的嬰兒,有人猜測是他的妻子。再看被小骷髏吸引的小孩子,身后是伸出雙手的母親,似乎擔心孩子會遇到什么危險。如果是街頭賣藝的藝人,手里的小骷髏還可以理解,那為何操縱小骷髏的不是藝人,而是一個大骷髏呢?

元代畫家黃公望曾收藏此畫,并在背面題詞《醉中天》:“沒半點皮和肉,有一擔苦和愁。傀儡兒還將絲線抽……”很顯然,黃公望將大骷髏理解為一個浪跡天涯、風餐露宿,餓到皮包骨頭的街頭藝人。但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大骷髏所穿的衣服,織造很是考究,薄紗透明,跟馬王堆素紗禪衣有一拼。而且身后的婦人也是透著一股雍容富貴之氣,對襟抹胸打扮,發髻梳得一絲不茍,頭插珠花還帶耳環,哪里有貧窮人家的一絲痕跡?!

那畫者究竟想表達什么呢?再來看看右邊,地上的小孩子在小骷髏的召喚下,抬頭、伸出右手,正準備去抓摸小骷髏。身后的少婦,看起來衣著也十分考究,伸出雙手,作阻攔狀,顯示出對小孩的擔憂。整幅畫,左邊的大骷髏對右邊的婦人,小骷髏對小孩子,一大一小,一生一死,給人強烈的對比感。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整幅畫人物的臉上,都帶著一種安詳的微笑,充滿著一種和諧、祥和的氛圍,那名伸手阻攔的婦人,在面對骷髏時看不出任何驚恐的神情。所以也有人猜測這是畫者表達對生與死的思考,看似寫實,其實寫意,是繪畫的高級表現形式。

還有人根據畫名“幻戲圖”做出猜測,認為這幅畫的主角是左邊抱孩子的婦女,她可能太思念去世的丈夫,就幻想出丈夫鼓搗傀儡戲逗孩子的情景,而右邊的母子也是幻想出來的。李嵩究竟想表達什么呢?后世眾說紛壇,至今無人能真正看懂。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4144
本文標題:史上“最詭異”的一幅畫: 令人脊背發涼, 數百年無人“真正看懂”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