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在軍事技術交流活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過去只是單純地買賣關系,向聯合開發方向發展,如今已有了好幾個大項目,其中之一:重型直升機項目,中俄將以米26直升機為基礎,開發一款新的重型直升機,以滿足中俄未來對此類機型的需求奇.聞.網。
中俄有關這個項目的談判不容易,中國研究制定重型計劃并非近年的事,實際很早了,與俄方談合作應從2009年開始,這樣的合作涉及相當多,自然談得艱難,尤其是俄方的態度。俄方不愿意放開手中的重型直升機技術限制,畢竟它為尖端航空產品,目前全球僅有二款產品:俄制米-26和美制CH-53,其它國家根本沒法涉及,不光是中國的空白了。應該說,俄方為突然轉變態度,同意進行合作。
米26為上世紀70年代研制,1985年投入量產奇~聞~網。為世界最大的直升機,機身為全金屬鉚接,后艙門備有折疊式裝卸跳板。機身下部為不可收放前三點輪式起落架,其全長度40米,旋翼直徑32米,空重超28噸,最大起飛重量56噸,貨艙空間巨大,長12米,寬3.2米,高2.95~3.17米,容積121立方米可以載重20噸,可以裝運兩輛步兵裝甲車,或容納8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60張擔架床及4至5名醫護人員。
動力裝置為兩臺D-136渦輪軸發動機,其最大時達到295公里,巡航也達到255公里,實用升級達到5500米,其機內油箱達到12000升,還可加4個副油箱,其油耗查不低,每小時約3000升,故其飛行費用相當高,有每小時油費13萬人民幣的說法。最大限度裝燃油,可以連行1900公里,裝重20噸時,則只能飛行約600公里。
該機運載能力與美制C130運輸機相當,遠超一般的直升機,汶川地震搶險救災之中俄方緊急提供米-26直升機,并在救災行動中發揮的重大作用,引起矚目,也意識到發展自已的重型直升機的重要性!
重型直升機對于我們屬于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本世紀之后,才開始接觸,僅少量進口的米26,至今加上已訂購的,全中國也不足10架。
中國目前制造最大的直18型,最大起飛重量才14噸,直接上僅載重就20噸的型號也太難了一點,也因此與俄方合作成了一個很好的選擇奇~聞~網。米-26雖說已經服役30年,但是設計依然經典,即便我們重新設計,也不見得能突破其布局,只要更換材料,升級航電等,小幅度地改進,那么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研制工作。
推薦閱讀:丹麥是世界最幸福國家之一,為什么呢?
本文標題:俄制米-26是世界兩大重型直升機之一,俄羅斯放開技術上的限制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