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之謎
本世紀初,英國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南緣尼雅河畔發現了一座古城遺址,并從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種珍貴文物達十二箱之多。當這些文物被帶回英國時,使西方學者大為震驚,這就是被稱其為東方“龐培城”的尼雅遺址。東漢時期,名將班超為抗擊匈奴穩定西域,曾帶隨從駐扎西域數十年。他利用杰出的政治、軍事、外交才能聯合當時的西域三十六國抗擊匈奴的侵略,威鎮西域數十年,留下了“投筆從戎”的千古佳話。有人提出,斯坦因所發現的尼雅遺址,就是中國史籍中記載的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精絕國在古代是一個小如滄海一粟的小國,但它曾經活躍在絲綢之路南路,以殷實、富庶著稱。當時,尼雅城叫做尼壤,是精絕國最繁華的城市。可惜的是,這個富庶的國家不知因為什么原因突然消失了,以至于時四五百年之后,玄奘取經東歸時經過尼雅城,只見到了滿目的荒涼。
據古書《唐會要》記載,精絕國王朝長期受到西南方向的強大部落“SUPIS”人的威脅和入侵,并且步步加深,國王對“SUPIS”人的威脅十分擔憂。在精絕人的眼中,“SUPIS”是一群像魔鬼一樣野蠻、兇猛、可怕的敵人。有人據此認為,精絕國的消失就是“SUPIS”人造成的。但是在各種史書上從來沒有關于SUPIS人的任何記載,這個兇猛好戰而富于侵略性的民族會是些什么人?尼雅王國后裔們的命運如何?這些未解之謎讓歷史學家們苦思不得其解,而尼雅王國的最后歸宿,又令人嗟嘆不已。
樓蘭之謎
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國都樓蘭城(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沖。1900年3月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沿塔里木河向東,到達孔雀河下游,想尋找行蹤不定的羅布泊。3月27日斯文·赫定完成了羅布泊西部的探險開始返程。這時,他和他的維吾爾族向導阿布都熱依木和奧爾德克發現用于考察的一把鏟子遺留在了營地。
推薦閱讀:那些你不知道的四大世界未解之謎,伊拉克湖泊一夜之間變成血湖!
他們返回營地尋找時遇到了風暴,迷失了方向,但卻在迷途中意外地闖入了一座古城,在他們的眼前:有城墻,有街道,有房屋,甚至還有烽火臺。隨后他們又在這片廢墟東南部發現了許多烽火臺一起延續到羅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風沙掩埋的古城,他們在這里發掘了大量文物,包括錢幣、絲織品、糧食、陶器、36張寫有漢字的紙片、一百二十片竹簡和幾支毛筆……隨后他向世界宣布,他發現了中國史籍記載的著名的樓蘭城。他的發現震驚了世界。從此,舉世聞名的新疆重要古跡樓蘭就像一個強大磁鐵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對于樓蘭古國為何神秘消失,不同學科的研究者從各自的觀點來解釋這個未解之謎:有人認為是由于羅布泊的枯竭,自然環境的變化,河流改道等原因。也有人認為是孔雀河上游不合理地引水、蓄水,認為造成的。更有人認為是絲綢之路改道、異族入侵等原因造成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那么,究竟哪方面更接近歷史真實呢?
新疆巖畫之謎
在比較早期的考古文化中,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分布在天山、阿爾泰山、阿爾金山和昆侖山中的巖畫,它們大多是古代游牧民族文化的遺存。新疆遺存的巖畫有刻畫和彩繪兩類,主要見于高山牧場、中低山區,以及牧民們轉場的牧道上。部分河谷地帶也有發現。這些巖畫大部分鑿刻在黑砂巖、花崗巖和板巖的巖面上,巖面大多朝東向陽,巖畫采用粗線條的陰刻。
彩繪巖畫主要見于洞穴中,大多用一種儲石色的礦物作原料,朱紅彩、或黑、白色彩。1.動物畫,最常見面的是牛、馬、羊、鹿,也有狗、熊、駱駝。如霍城縣干溝巖畫,在一塊巖石上刻有形狀不同的十七只大頭羊和山羊,其中一只體形較大的山羊,羊角較長,一角向后彎曲,一角前翹,驚覺地抬頭注視前方,粗礦的線條勾繪出了一副草原生活景象q i - w e n c o m。有的巖畫在懸崖峭壁,當初是什么人、是怎樣刻上去的……無人知曉。
本文標題:趣聞趣事中國至今6個神秘未解之謎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