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位:商紂王
帝辛(?―公元前1046年),子姓殷氏,名受德(一作受)廟號帝辛或受辛,世稱商王受,帝乙少子,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帝辛因其母為正后,故得以立為嗣子。帝辛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才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深得其父帝乙歡心。
看,倒曳九牛之威,何等神力!據正史所載,商紂王博聞廣見、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他曾經攻克東夷,把疆土開拓到我國東南一帶,開發了長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兩個主要的敵手:西部的周方國及東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里被稱作人方)。
商紂王
第十一位: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東關),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于后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從征南唐,多有功績。
趙匡胤受家庭的熏陶,自幼愛好騎射和練武,并摔打出—身的好武藝。趙匡胤可謂武功第一的皇帝,自創太祖長拳,整套拳路演練起來,充分表現出北方的豪邁特性,為中國武術界六大名拳之一,他還發明了“大小盤龍棍”,就是后來的雙節棍。
第十位: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來自qiwen.tv。唐初大將尉遲敬德在虎牢關戰場上曾說:“秦王持弓,我執矛,而天下莫能當。”可見李世民的騎射很受手下將軍推崇。李世民的父親李淵是通過射箭,比武招親娶了竇義的女兒,他當時兩支箭非別射中了畫在屏風上的孔雀的兩只眼睛,可見弓法嫻熟。可是《舊唐書》記載,李淵連李世民專用的弓都拉不開。(李世民自幼臂力超強,用的弓和箭都是特制的)由此可見,李世民武力非凡。
推薦閱讀:屹立不倒的北京八大長城 國人大多不知
唐太宗李世民
第九位: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自幼貧寒,父母兄長均死于瘟疫,孤苦無依,入皇覺寺為僧。率兵出征,有攻必克,1355年,郭子興死,被韓林兒封為左副元帥。1356年,領兵攻占集慶,改名應天府,建江南行省,稱吳國公。實行“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之計,積畜實力,1364年,滅陳友諒,自稱吳王,1367年,滅張士誠,后以徐達為征虜大將軍,舉兵北伐,進攻元大都,終于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兇悍的蒙古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基本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和掃平元的殘余勢力后,于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在位三十年(1368年-1398年),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
本文標題:中國歷史上武功最強霸主 第一果然是他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