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綿綿不絕,光耀于世,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奪天工的文物珍品構成了中國歷史長河中一段段華采樂章。我們來一起盤點一下那些文物中的璀璨明珠吧。由于每個文物都是無價之寶,恐怕排名高低會有爭議,故不分先后。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陽,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原稱“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國家一級文物qiwen.tv。司母戊鼎
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享譽“鎮國之寶”美譽。鼎通體高133厘米、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重達832.84公斤,是已發現的中國古代最重的單體青銅禮器,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后母戊”三個字而得名后母戊鼎。
發現于1939年,1959年開始作為鎮館之寶收藏于國家博物館。通過研究考證,鼎腹內壁銘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婦妌(jǐng)的廟號。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奇.聞.網。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四羊方尊
推薦閱讀:想都不敢想:未來人類將與機器人交配
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唐代。長196.5厘米,重2390克www.qiwen.tv。1987年出土于陜西扶風法門寺地宮。現藏法門寺博 物館。這條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為唐懿宗時敕令,杖身銀質,其上鏨飾花紋并鎏金,不僅是盛唐時期鎏金技藝的精品,更是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堪稱世界“錫杖之王”。
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這條錫杖的材質非常貴重,并非由錫金屬制成,而是由金銀打造。整條錫杖用金2兩,用銀58兩,通體金光閃爍,熠熠生輝。這條錫杖由杖身、杖首、杖頂三部分組成。
杖身中空,呈圓柱形,通體襯以纏枝蔓草,上面鏨刻圓覺十二僧,手持法鈴立于蓮花臺之上,個個憨憨可掬;下端綴飾蔓草、云氣和團花。杖首為四股雙輪十二環,是佛教界最高權威的象征,屬佛祖釋迦牟尼。鏨有流云紋的銀絲折成垂直相交的四股桃形輪,象征四諦:苦、集、滅、道。每股輪幅上套置三個滿飾纏枝蔓草的扁圓錫環,共十二環,代表十二部經原文www.qiwen.tv。杖頂是象征佛所在的兩重蓮臺,仰蓮流云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話說法門寺的東西都是精品啊,特別是佛祖舍利。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2539
本文標題:讓老外看傻眼:中國價值連城11件國寶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本文標題:讓老外看傻眼:中國價值連城11件國寶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