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
(
http://www.qiwen.tv/
):世界上拍賣最貴的畫
世界上拍賣最貴的畫是以1.4億美元的波洛克“抽象繪畫”《1948年第五號》價最高,排名第一。
1948年第5號:油畫。長243.8厘米,寬120.9厘米。作者:杰克遜·波洛克(1912—1956年)是美國行動繪畫藝術的鼻祖。
這幅畫是杰克遜·波洛克“滴色” 畫中的珍品,畫面上滴滿稠密的棕黃色、白色、栗色、黑色顏料,形成了鳥巢狀的外觀,看起來有些雜亂有章。世界藝術家協會主席吳國化評話:“他滴下的棕黃色、白色、栗色、黑色顏料,稠密交錯的留在畫上,組成了具有激動人心的活力圖案,這圖案提醒人民反對束縛、崇尚自由的精神體現。”這幅畫于2006年11月3日拍出全球繪畫作品最高價:1.4億美元。買主是一位墨西哥金融家。
杰克遜波洛克(JacksonPollock,1912-1956),是美國行動繪畫藝術的鼻祖。這種自由奔放、無定形的抽象畫風格,成了反對束縛、崇尚自由的美國精神的體現。這種全新的繪畫,體現了畫家驚人的創造力。它在兩個方面充分展示了新穎性和獨創性。
其一,“滿幅”的構圖風格。我們知道,以往的繪畫中,往往都有一個倍受關注的視覺中心。無論是所謂“封閉的”古典主義繪畫,還是“開放的”巴洛克繪畫,畫面形象都有核心形象與陪襯形象的差別。而如今,在波洛克的畫面上,這種差別消失得無影無蹤,所謂畫面的中心,已全然無跡可尋。畫面散漫無際,全面鋪開,毫無主次。這種無重點滿幅展開的畫法,在印象派畫家莫奈的晚期名作《睡蓮》中,其實已初見端倪。而波洛克在畫中將之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程度。正因為此,波洛克的這種畫法“被贊譽為1911年畢加索和勃拉克的分析立體主義繪畫以后最引入注目的繪畫空間方面的新發明。”
其二,繪畫作品成為畫家由情感所支配的行為的直接記錄。“波洛克的每一張作品都不是輕易畫出的……當他作畫時他沉湎于嚇人的狂熱行動中。”而他作畫過程中的那種充滿節奏的自由運動,則在那鋪于地板的巨幅畫布上留下痕跡。對于完成后的作品會是什么樣子,他事先全然不知,畫完后才根據需要剪裁一塊,繃到畫框上去。藝術評論家羅森伯格將這種繪畫稱作“行動繪畫”,其含義便是,畫家在這里所呈現的已不是一幅畫,而是其作畫行動的整個過程。畫布成了畫家行動的場所,成了畫家行動的記錄。
1948年第5號:油畫。長243.8厘米,寬120.9厘米。作者:杰克遜·波洛克(1912—1956年)是美國行動繪畫藝術的鼻祖。

杰克遜波洛克(JacksonPollock,1912-1956),是美國行動繪畫藝術的鼻祖。這種自由奔放、無定形的抽象畫風格,成了反對束縛、崇尚自由的美國精神的體現。這種全新的繪畫,體現了畫家驚人的創造力。它在兩個方面充分展示了新穎性和獨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