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地灣,探源華夏文明8000年 “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歷史長河中,最受人類關注的莫過于起源與歸宿這個古老話題。距今約6萬年前,距離甘肅秦安縣城東北48公里的大地灣就留下了遠古人類繁衍生息的印記。8000年前,原始...
最初的生命如何應對水的威脅 生命依賴于水,但水也能分解DNA和其他關鍵分子。那么,最早的細胞如何解決這一悖論? 生命可能起源于陸地水體中,也許就類似于加拿大的曼尼古根湖,這其實是一個由遠古撞擊形成的隕石坑 2021...
牛年伊始 三星堆考古重啟, 還有多少天下未解之謎? △《山海經》中的扶桑樹 巴蜀大地上有太多未解之謎,而這一切,有望在今天通過科學的考古發掘和研究找到答案。 牛年伊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院等科研單位的學者將對三星堆遺...
華北小殼化石:探秘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窗口 地球形成于46 億年前,生命誕生于40 億年前, 而直到距今約5.6-5.2 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向寒武紀過渡時期,絕大多數現生動物門類的祖先才相繼在地球上爆發式出現。這一生命演化事件被科學家稱為“...
科學家提取出史上最古老DNA 可追溯到165萬年前 據外媒報道,研究人員近日從猛犸象象牙上提取出目前最古老的脫氧核糖核酸(DNA)。 此次的DNA樣本來自于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凍土層。20世紀70年代,3頭猛犸象遺骸于此地出土,其中1頭最早生活...
科學家發現1.1億年前“蟑螂親戚” 玉門鞘蠊的生態復原圖。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黎家豪繪制。 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國、德國、英國古生物學者最近在我國甘肅玉門發現一種1.1億年前的原始昆蟲...
DNA可以存活多久? 有理論研究表明,現有的最先進技術可以恢復超過一百萬年的古DNA。 圖片來源:Thomas Quine CC BY 2.0 DNA在化石之中可以存活多久?當有機體死亡之后,其染色體就會分裂成碎片,隨著時間的推...
圓明園馬首回家了 2020年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在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馬首歸園,樹...
翼龍起源謎團揭曉,誰是它的祖先? 翼龍是恐龍時代最易辨認的生物之一,然而,迄今為止科學家對翼龍的起源了解甚少,目前,最新研究揭曉了它們的神秘“身世”。 藝術家描繪的翼龍,它們曾是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的空中霸主。 新浪...
中科院專家提取2600年前大墓DNA信息 來自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消息,近日,中科院專家應邀來到洛陽,對新發現的2600年前戎王級大墓(編號M15)進行骸骨樣本采集,以便通過提取相關的DNA信息,探尋陸渾戎這一族群與中原人群的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