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亞厘米級地面沉降 “高分三號”做到了

監測亞厘米級地面沉降 “高分三號”做到了

2016年8月10日6時5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三號衛星發射升空。 衛星在離地面750公里太空飛行,能監測亞厘米級地面沉降,聽起來會不會有些不可思議?我國...
 甲烷存在于火星大氣是意味著什么

甲烷存在于火星大氣是意味著什么

究竟要多強?火星上的“小強”才能活下來 兩項獨立的研究確定,微生物可以存活于火星表面及其地表深處。 阿肯色大學行星模擬器中的甲烷菌(Credit: Russell Cothren) 兩篇新近出...
撞擊引發海嘯  火星上隕石撞擊坑

撞擊引發海嘯 火星上隕石撞擊坑

科學家近日宣稱他們找到了火星上一處隕石撞擊坑,該撞擊坑可能與火星古代的一次劇烈撞擊事件有關,當時那場撞擊引發火星上的一次強烈海嘯,洶涌的海水橫掃火星表面的大片區域 今日消息,據英...
太空漫步時  防護罩意外飄走

太空漫步時 防護罩意外飄走

據報道,3月30日是惠特森第8次太空漫步,累計時間達53小時25分鐘,打破另一位美國女航天員威廉斯的紀錄。惠特森將于下月24日,打破威廉斯創下的美國人停留太空534天的最長時間紀錄。 資料圖...
火星一度是一顆溫暖濕潤的宜居行星

火星一度是一顆溫暖濕潤的宜居行星

火星一度是一顆溫暖濕潤的宜居行星。但數十億年來,太陽風和輻射幾乎將火星大氣剝離殆盡,使這顆紅色行星變成了一個貧瘠荒涼的世界。 火星約損失了65%的氬氣。由于氬氣屬于惰性氣體,不會發...
我國在2020年左右發射第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我國在2020年左右發射第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資料圖 “以目前我國的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工程等科技實力,為什么我國還要預計到“十三五”末期的2020年左右才能發射第一顆火星探測衛星呢?”帶著眾多網友的疑問,記者...
NASA或宣布找到外星生命證據?

NASA或宣布找到外星生命證據?

4月12日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將于美國東岸時間13日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公布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和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發現。 美國宇航局對太陽系中擁有海洋...
航天,近距離對話太空

航天,近距離對話太空

太空對人類一直充滿著吸引力和保持著神秘感。 人類很早就有遨游太空、征服宇宙的理想。 隨著世界各國對航天的重視,以及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從最開始的近軌道探測,發展到現在的深空探測,...
 一款超薄的太空飛行器   清理太空碎片

一款超薄的太空飛行器 清理太空碎片

近日 名為Brane Craft的創新型解決方案從NASA獲得了50萬美元資金,用于進一步開發這一旨在對太空垃圾進行回收的概念。NASA的創新先進概念(NIAC)計劃曾在2016年這一項目初始階段給予了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