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三年內讓海水雜交稻畝產突破300公斤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海水雜交稻的研發剛剛起步。我們計劃通過三年時間,獲得可抗海水濃度0.8%—1%、畝產產量達300公斤的海水雜交稻品種。”20日,在海南省三亞市召開的首屆國際海水稻學術論壇...
哈佛造原子級別無線電接收機 可放置在人體內使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無線電設備早已從最初軍用時期笨重的“背包”變成了便攜的設備,目前為止我們使用的無線電設備大小基本都是在可手持的范圍,然而無線電設備最小的尺寸能都做到多小呢? 雷鋒網...
人的血清白蛋白 有望從豬的身上提取 文章來源:快科技 通過對豬的基因進行編輯,使豬產生人的血清白蛋白,用于治療失血創傷、血液透析輔助治療等;白血病或腫瘤患者不知哪種治療方法較為合適自己,可以先在免疫缺陷小鼠身上做實...
身輕體柔易推倒的生物機器人伴侶:還得等多久? 文章來源:雷鋒網 聽到機器人,大多數人腦中浮現的是一堆金屬塑料零件組成的硬邦邦玩意兒——它們通常是由各種螺母螺栓拼裝成的硬體機器人。 當下,機器人正走出實驗室,走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乾坤大挪移?英國華威大學發明腦控玩具技術 [環球科技綜合報道]記得英國華威大學嗎?就是每年都會為慈善發布男女同學裸體藝術照的那所大學!人家準備好好搞研究啦!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6日報道,近日,英國華威大學一個研究團隊發...
科學家建議使用氣溶膠冷卻地球 阻止溫室氣體排放 由于地球大氣層的平均溫度增長太快,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建議使用氣溶膠冷卻地球,稱這個過程可阻止溫室氣體排放。 據報道,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布的文章中作出上述結論。2015...
霧霾殺手誕生:超臨界水蒸煤技術將產業化 可根除PM2.5 霧霾“殺手”誕生 西安交大“超臨界水蒸煤”技術將產業化 每經實習記者 王朋 每經編輯 楊軍 近期,霧霾話題再次成為熱點。霧霾何時能消停,成為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如今,隨著西安交通大學(以下...
我國實現“十光子糾纏”:再次刷新光子糾纏態制備世界紀錄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院士及同事陸朝陽、陳宇翱等近期在量子信息科研領域再獲重大突破,他們通過兩種不同的方法制備了綜合性能最優的糾纏光子源,首次...
北京首列磁浮列車抵S1線:2017年載客運營 懸空貼地飛行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北京首列磁浮列車抵達S1線 2017年載客運營 懸空10毫米“貼地飛行”) 上圖 停放在北京S1線石門營車輛段的北京S1線首列磁浮列車。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以紅白為主...
試飛滯后:日本首款噴氣支線客機或第五次推遲交付 三菱噴氣式支線客機mrj試飛延期 據日媒報道,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社長宮永俊一日前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訪,就其子公司三菱飛機(位于愛知縣豐山町)研發的日本國內首款噴氣式支線客機MRJ表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