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學研究人員在埃及沙漠中發現了3200年前的固體奶酪,這塊奶酪與古埃及首都孟斐斯市市長塔米斯(Ptahmes)埋葬在一起,塔米斯的墓穴曾經被流沙掩埋消失,在100多年后的2010年再次找到了這個墓穴。
這塊奶酪隨古埃及首都孟斐斯市長塔米斯(Ptahmes)尸體一起入葬,這座墳墓是于2010年在沙漠之下挖掘發現的。一個罐子中包含著固體白色物質以及帆布織物,后者可能是用于覆蓋罐子或者用于保存罐子中的物體。
在發現這些古代奶酪之后,研究人員提取了其中的蛋白質成分,并用液相色譜法和質譜分析法進行研究,這些技術檢測到的縮氨酸證實奶酪是綿羊或者山羊的乳制品。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帆布織物的特征表明,它適合于保存固體而非液體物質,同時,織物上沒有特定的標記物,從而支持了這種乳制品是固體奶酪的結論。經分析,該食物樣本遭受了羊布魯氏桿菌(Brucella melitensis)感染,這種細菌會導致布魯氏菌病。
這種潛在致命的疾病可從動物擴散至人類,通常是通過食用未經巴氏消毒的乳制品導致的。如果研究團隊初步分析得以證實,這種遠古奶酪樣本將是最早報道羊布魯氏桿菌生物分子疾病的證據。
意大利卡塔尼亞大學化學科學家恩里科·格雷科(Enrico Greco)博士說:“這項研究分析的材料可能是迄今發現最古老的考古學固體奶酪殘留物質,它是從綿羊、山羊或者牛奶中提取的乳制品。”
他指出,幾千年以來,在富含碳酸鈉的土壤和沙漠化條件的強堿環境中,這些物質的相互作用并未阻止特定縮氨酸標記的識別,而這些標記在這些壓力條件下表現出較高的穩定性。
這個位于開羅南部的墳墓最初發現于1885年,當時外國探險隊瘋狂掠奪了該墓室內各種各樣的文物,最后這些文物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當黃沙將這個墳墓掩蓋之后,人們很快忘記了它的存在,直到近年來埃及政府對該遺址進行挖掘。
格雷科博士說:“這座墳墓的主人是古埃及首都孟斐斯市長塔米斯,并負責監管國庫,擔任王室書吏,他是法老塞提一世和塞提二世(公元前1290-1213年)時期的高官,該墳墓于2010年被再次挖掘,首次盜挖是1885年,隨后19世紀末被黃沙掩埋。”
奶酪樣本是2013-2014年開羅大學考古挖掘過程中發現的,考古人員在清理墳墓南外墻周圍沙子時,在一個與側向倉庫相對應的區域,發現了大量破碎罐子。其中一個罐子包含著固體發白的物質,而帆布織物可能覆蓋它,或者用于保護罐子中的物質。
這種類型帆布不適合裝液體,或者一般來說并不適合非固體物質。該收集方式是為了避免任何形式的污染。他強調稱,總之即使對從北非、中國和歐洲挖掘非常古老的克非爾(由牛奶發酵制成的食物)、牛奶或者乳制品殘留物進行分析,當前發現的古埃及奶酪仍是迄今全球最古老的固體奶酪。
什么是致命的布魯氏菌病?這是由細菌導致的一種感染性疾病。當人們接觸被感染的動物或者包含布魯氏菌的動物制品時,會傳染這種疾病。通常動物感染源包括:綿羊、牛、山羊、豬、狗等。
布魯氏菌病可能出現發燒、關節疼痛和疲勞等癥狀。然而,治療這種病需要幾個星期至幾個月的時間,而且復發率非常高。
本文標題:最古老奶酪中竟發現這個?致命細菌!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