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正在尋找潛在威脅的小行星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不解之迷  時間:2021-06-02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世界上四大突發巨大災難之一。研究證明,地球歷史上的多次生物滅絕事件是由小天體撞擊所誘發。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宇航局一直在尋找那些“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作為“空間衛士”調查的一部分。莫里森表示,天文學家已經排除了在不久的將來任何可能接近地球的直徑為3英里的小行星。至于密歇根州的巖石,它實際上是太小,不能被發現,這就是為什么民眾沒有聽說過它,直到它被相機捕獲。

  目前,美國宇航局目前正在追蹤“潛在的未來可能撞擊地球的”九顆小行星。科學家希望在未來某個時候有一個可操作的防御系統。前宇航員兼B612小行星研究所負責人Ed Lu表示:“我們確實有基本的技術來改變小行星。我們還沒有做,但其中一些是相當基礎的物理。就像用飛船撞上它一樣。”

     本周早些時候,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遭遇了罕見的景象:流星劃破天際,墜入地球。當它落下時,附近的人實際上能夠感受到這種撞擊。美國地質調查局稱這次流星撞擊事件的能量相當于一次里氏2.0級地震。

  這可能聽起來很重要(對于那些附近的居民來說肯定是這樣),但是科學家們稱密歇根州流星不會造成真正的破壞。美聯社報道稱,就在周二流星照亮了底特律的天空時,數十名科學家正在加利福尼亞州開會,討論更大的撞擊事件:通古斯事件。俄羅斯的大規模爆炸使700多平方英里的森林夷為平地。

  現在科學家也正在尋找可能對地球及其居民造成災難性破壞的小行星。

  這次會議的組織者、美國宇航局高級科學家大衛⋅莫里森(David Morrison)告訴美聯社,“目前太陽系中沒有這樣大小的越地小行星。”但他警告說,“直徑只有2公里(1.2公里)的小行星真的會毀了你在地球的一天”。

  大約21億年前,現在非洲的弗里德堡同樣遭受了一次小行星撞擊,并且留下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隕石坑,坑的直徑為250至300公里,在南極隕石坑未發現之前,一直是最大的隕石坑,弗里德堡就位于隕石坑的中心位置。這個隕石可能來自彗星或者某個行星,撞擊時的速度應為每小時4萬至25萬公里之間。

  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恐龍的滅絕是由于6500萬年前的一顆直徑約十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了巨大的海嘯和全球大火,大地被淹沒,森林被燒毀,煙塵遮天蔽日,終年不散,從而使地球的上一代霸主恐龍徹底的消失。而這一隕石所留下的坑也被科學家們找到,它就是墨西哥尤卡坦隕石坑,直徑大約有180公里,深900米。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510
本文標題:科學家正在尋找潛在威脅的小行星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