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 張夢然)英國《自然》期刊22日發表的一篇化石學論文,提出了一種與恐龍演化關系史相關的新假說。這一假設挑戰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固有觀點,提出了將恐龍重新分為兩大新類別這一根本性的新分類方式。如果確立這一假說,那么恐龍譜系樹可能需要重寫。
恐龍約130年來一直被分為兩大演化分支:骨盆與鳥類相似的鳥臀目恐龍,以及骨盆與爬行動物相似的蜥臀目恐龍。鳥臀目恐龍包括禽龍等鳥腳亞目恐龍,以及三角龍和劍龍等有甲恐龍;蜥臀目恐龍包括霸王龍等肉食性的獸腳亞目恐龍,以及梁龍等巨大的蜥腳下目恐龍。
此次,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馬修·巴倫及其同事對大量早期恐龍進行了研究,來檢測解剖學上的差異和相似性,共分析了457種特征,分類群含74個。根據繼承自一個共同祖先的21項特征,比如頜骨上尖銳的縱脊、特別的跖骨和許多其他的共同特征,整理出了一個新的分支,并將鳥臀目和獸腳亞目恐龍一同歸在了這一支中。另一個分支則將蜥腳下目恐龍與一種被稱為艾雷拉龍的早期肉食性恐龍,而不是肉食性的獸腳亞目恐龍分類在一起。論文作者提出,以往認為的這些肉食性恐龍中的類似特征,可能是各自獨立演化出來的。
這一新模型還提供了有關恐龍演化的新線索,如它表明早期恐龍是雜食性的,體型較小,用兩條腿走路,還有能抓握的前肢。還有分析表明,恐龍更可能起源于北半球而非岡瓦那大陸。但研究團隊指出,仍然要對恐龍演化的時機和地理環境進行重新的評估。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629
本文標題:恐龍演化史新假說 挑戰演化譜系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本文標題:恐龍演化史新假說 挑戰演化譜系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