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塞塔號 將于9月底撞向彗星完成使命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不解之迷  時間:2021-06-02 

“羅塞塔”號于2014年8月抵達“67P”彗星。

“羅塞塔”號墜毀地點位于“阿及爾齊亞”地區,位于“鴨頭”位置。

“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代號“67P”,形狀像一只“太空鴨子”。

北京時間7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歐洲航天局近日證實,“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將于9月30日墜毀于“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67P)”彗星表面,光榮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自進入“67P”彗星軌道以來,“羅塞塔”號已經對這顆直徑約4千米的冰冷的天體開展了長達2年的探測任務。到“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正式隕落墜毀時,飛行控制器將啟動相機拍攝它墜毀時的情景并傳回地球,同時所有傳感器都將被打開,用于嗅探彗星的化學環境;其它所有的設備都將可能被關閉。

  飛行動力學專家還將充分考慮“羅塞塔”號最后墜毀前準備工作的各種細節。“羅塞塔”號將進入一個橢圓形軌道,并根據科學家的指令逐步降低自己的近拱點。最后,“羅塞塔”號將撞上這顆鴨子形狀的彗星,并起火燃燒。此前,任務組科學家曾經表示,將為“羅塞塔”號選擇的“墓地”就是“阿及爾齊亞”地區,該區域本來是為“羅塞塔”號上的彗星登陸器“菲萊”號選擇的登陸點。2014年11月,“菲萊”號降落到了一千米以外的地區。但是,“阿及爾齊亞”地區相對平坦,仍然是一個理想的著陸選擇。目前,科學家們還在研究其它的撞擊目的地。

  去年8月,“67P”彗星飛過太陽近日點。目前,它正在沿著一條遠離太陽系內層的軌道向木星軌道飛行。“羅塞塔”號現在距離太陽接近5億千米。這么遠的距離,意味著“羅塞塔”號太陽能電池板接收的太陽光越來越少。因此,“羅塞塔”號上的各種儀器和子系統因為電量不足也將逐漸失靈。如果科學家希望“羅塞塔”號在未來能夠再次恢復功能,只有讓它進入休眠狀態,直到數年后“67P”彗星再次近距離掃過太陽。但是,“羅塞塔”號已經在太空中服役了12年,經受過高溫、輻射等各種有害環境的考驗,以及太陽能電池板工作效率日益下降,科學家們對“羅塞塔”號未來是否能夠等到下一次復蘇沒有信心。

  同時,這次撞擊或登陸也是一次難得的近距離接近彗星的機會,可以幫助科學家對“67P”彗星開展更為細致的探測。在探測器降落并最后墜毀之前,地球上負責飛行控制任務的科學家將努力與其保持聯系。所有這些工作是否能夠得以順利開展,要看“羅塞塔”號與彗星相撞時的條件。近幾個月來,已經發生過數次探測器的導航設備被彗星表面的塵埃顆粒所形成的旋渦所干擾。這將導致探測器被迫進入安全模式,即停止所有非必須操作,包括觀測任務。因此,科學家必須要指揮和引導“羅塞塔”號在撞擊前的數分鐘內不會出現被干擾現象。

  在行星系統探測任務中,撞擊墜毀是一種常見的終結使命的方式。大多數探測器是以高速撞擊的方式墜毀,而也有一些探測器是以軟著陸的方式“溫柔”撞擊。比如,2001年,美國宇航局“舒梅克爾”號探測器就是溫柔地著陸于“愛神”小行星表面,該探測器甚至還在“愛神”星表面繼續工作了兩周時間。最后,科學家才決定終止與其通信。但這種方式并不一定適用于“羅塞塔”號。飛行控制器將可能啟動自動關閉功能,從而將導致“羅塞塔”號突然撞向“67P”彗星。雖然探測器的天線可能在撞擊中幸存,但科學家們將再也接收不到“羅塞塔”號的信號。

  關于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67P)”彗星:

  1)“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代號“67P”,形狀像一只“太空鴨子”。

  2)自轉一周約需12.4小時;自轉軸穿過“鴨脖”區域。

  3)“鴨身”(較大部分)尺寸:4.1*3.3*1.8千米;“鴨頭”(較小部分)尺寸:2.6*2.3*1.8千米。

  4)質量:約為100億噸。體積:約為21.4立方千米。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2652
本文標題:羅塞塔號 將于9月底撞向彗星完成使命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