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墜龍事件概述
營口墜龍事件發生在遼寧營口地區,在1934年發生了兩次墜龍事件,事件發生之后,引發了全國的關注,龍的存在引發了人們的興趣,在十二生肖中,唯有龍是大家沒有親眼見過的。
遼寧營口墜龍事件發生了兩次,第一次是在1934年7月初,營口很多人說在田莊臺上游發現一條活龍,人們用葦席給它搭涼棚、挑水澆,寺廟僧侶每天為它作法超度,數日暴雨后它消失了。看見者說它與畫上的龍模樣一致,有四爪和鱗片,嘴上兩個長須,大眼睛凸出,身長大約10來米。
第二次是在7月28日,一條龍在營口的天空降而升,弄翻三只小船,卷壞工廠房子,九人死亡,掀翻停在車站的火車。在水中折騰一段時間之后,鉆進蘆葦叢就消失了,8月8日,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發現一具與傳說中的龍特征一致的尸體,腥味遠飄,有雙角且是鹿角那樣的杈角,這在動物界罕見,鱗片裝了兩大筐,死亡前聲音如牛叫。
當時的龍骨被當時的警察署運至西海關碼頭附近的空地陳列數日,很多人慕名而來,之后由于戰爭原因,龍骨下落不明。不過在后來,聽說有人撿到了幾塊龍骨,一直保留到現在。
直到2004年,央視播出了關于營口墜龍事件的紀錄片,用科普的方式解釋這一現象,但是當時目擊的人提出了質疑。究竟營口墜龍事件是否屬實?當年的龍骨是否能夠找得到?龍骨又是否真的是龍呢?
營口墜龍事件目擊詳述
關于營口墜龍事件,當時的《盛京時報》還有相關報道和記載。
當時報道的記載:“……該龍 體氣參天,頭部左右各生三支甲,脊骨寬三寸余,附于脊骨兩側為肋骨,每根約五六寸長,尾部為立板形白骨尾,全體共二十八段,每段約尺余,全體共三丈余,原龍處,有被爪挖之寬二丈長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至該龍骨尚存有筋條,至皮肉已不可見矣。”
肖素芹老人:當年9歲,她爸爸是給地主趕馬車的,當時很多人都說在田莊臺上游,發現一條“活龍”,于是趕到那里。爸爸就把她放在馬背上,扶著她看。她所看見的“龍”方頭方腦,眼睛很大,還一眨一眨的,而身體為灰白色,彎曲著蜷伏在地上,尾巴卷起來,腹部處有兩個爪子伸著,而讓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感覺這條“龍”有氣無力,眼半睜半閉,再加上眼睛有些發紅,很多人都說是天氣太熱的緣故,于是在龍的上面搭了個棚子為它避暑,還有人抬水往它身上澆,讓它得以“解暑”。后來,下了很長時間的大雨,這條“龍”就不見了。
當時,老百姓認為天降巨龍是吉祥之物,人們有的用葦席給怪獸搭涼棚,有的挑水往怪獸身上澆,為的是避免怪物身體發干。據說,人們都非常積極,即便是平日里比較懶惰的人也都紛紛去挑水、澆水。而在寺廟里許多百姓、僧侶每天都要為其作法、超度,此舉一直持續到又一次的數日暴雨過后,這只怪物神秘地消失了為止。
七十年前的一個夏季,一天下午大約5時左右,蔡壽康和黃振福、張順喜以及曹玉文(78歲)等幾個孩子一起在外面玩兒,蔡壽康突然發現在營口市造紙廠方向的天空有一條“龍”,他立刻告訴黃振福、張順喜和曹玉文,小伙伴們同時抬頭往天上看,同時看到了“龍”。
原營口市著名正骨醫生馬子臣(曾親眼見過“龍”骨)的兒子馬國祥記得父親曾對他說過:骸骨被發現時,肉還沒有完全腐爛,看上去特別像“龍”。
楊義順講述營口墜龍事件
據楊義順老人回憶:在發現“龍”骨之前,曾聽大人們說蘆葦蕩里總有噼里啪啦的響聲,而且還有“嗚……”像牛一樣的叫喚聲,聽起來很沉悶,還能聽到掙扎的聲響,后來就沒有動靜了。見尸是8月8日,則進入蘆葦叢應該是8月6日左右。
連續二十多天大雨后,8月8日,這個怪物第二次又奇異地出現了,這次出現是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此時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難聞的尸骸。
當時,營口地區已經連續下了40多天的大雨,街路上全都是水,一些房屋因進水太多而倒塌。雨停后,隨著北風吹過,空氣里腥臭味很濃,看管葦塘的一名盧姓工人順著怪味尋找,發現大片大片蘆葦倒伏,撥開后進去一看,嚇了一大跳:里面赫然躺著一個已經死去的龐大動物!該工人嚇得轉身就跑,回到家里大病了一場。百姓們聽說之后,結伴前去觀看,并且報告給了當時的政府。
當時西海關附近的一家防疫醫院人員穿著白大褂,給已經生蛆的動物尸體噴射了消毒水。“龍”骨被抬出來后,有人用4個船錨系上繩子將骸骨圍成一圈,供大家參觀。
李濱生:記得那一年我十歲,在70年前,在西海關露天展覽圍的一圈是錨,舢板下固定船的錨用那個間斷著圍起一個圈,用繩子攔著,地下灑著白灰,因為人很多也擠不進去。隨著人流的移動才能到前邊看,人都有一個好奇心理去看,只是傳說中有龍,實際生活中沒有見過的機會,都很好奇,去看。重點都看頭,它很長,有兩三丈長,十米左右,立著。脊梁骨朝上不像魚。奇怪的是頭上有角,任何水族沒有角。
1939年,16歲的孫正仁來到大連給人做管家,女主人的丈夫是營口商會會長的弟弟。孫正仁深得主人的賞識,1941年離開大連時,女主人把一段“龍”骨當作獎賞給他。據介紹,女主人手中的龍骨大約有三斤多重,呈白色條狀,骨頭底端約有碗口大小,慢慢向上延伸越來越細,直至最尖端。骨頭表面的白色釉面很亮,大家說是‘龍’牙。女主人告訴他,這是曾經在營口展覽的龍骨。
6月16日上午,孫正仁老人把自己保存了整整六十三年的五塊“龍”骨捐獻給了市史志辦公室,他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鑒定一下他手中的骸骨。
當時的營口美大照相館和英明照相館洗印了大量“龍”骨展覽的照片,在二本町胡同附近沿街販賣,一些從外地來營口參觀“龍”骨的人,爭先恐后購買“龍”骨照片帶回去給家人欣賞。更多科學發現詳見外星探索網www.ufo-1.cn。
墜龍特征綜述
通過人們的描述以及當時的照片,我們做了個關于龍的綜述:
體貌
1、長條形,十來米長。
2、有杈角。
有雙角(普通的水生動物無角)且是鹿角那樣的杈角,這在動物界非常罕見,真是傳說和正史記載里龍的特征。
3、有鱗片:運尸體時,鱗片裝了兩大筐。
4、嘴上兩個長須。
5、有四爪,爪印子清晰存在,有報道。
6、大眼睛凸出。
骨節
7、脊骨28節。專題片《龍影遺骨》說《盛京時報》報道是28節。
聲音
8、聲如牛嚎,它死亡前,人們聽到過。古代文獻里龍聲如牛。
氣味
9、腥味極濃,彌漫很遠,體氣參天。傳說文獻和正史記載里,龍腥味極濃。
能力
10、能在空中飛:據《盛京時報》“龍降釀災”文章報道。
11、能力超常。曾在天空下降,弄翻幾只小船,卷壞一些房子,這是普通動物做不到的。
可見,該動物與傳說里龍的標準類型,多個特征完全相同。
比較:1944年松花江陳家圍子村墜落的黑龍,是獨角龍,七八根長須,異于傳說里龍的一般類型。
央視紀錄片引質疑
當時的央視節目認為營口墜龍事件中的龍并不是真正的龍,只是鯨魚,他們認為這只是一個傳說,他們認為是在潮水退去之后,迷失方向的巨鯨擱淺。
但是當時目擊的人中有三位老人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他們確實親眼目擊的整個事件,事件中的龍并不是鯨魚之類的。
三位老人分別是:蔡壽康、黃振福、張順喜。蔡壽康老人告訴記者,七十年前,他9歲,當年他住在營口市河北中小街,也就是當年人們在葦塘中發現“龍”的地方附近。但他當年看到的“龍”,比葦塘中的更“活龍活現”。
七十年前的一個夏季,一天下午大約5時左右,蔡壽康和黃振福、張順喜以及曹玉文(78歲)等幾個孩子一起在外面玩兒,蔡壽康突然發現在營口市造紙廠方向的天空有一條“龍”,他立刻告訴黃振福、張順喜和曹玉文,小伙伴們同時抬頭往天上看,同時看到了“龍”。“是否是當時一種幻覺,或者是云彩像龍?”記者昨日再三提出疑問。蔡壽康老人說:絕對不是,我們當時看得非常清楚。對看到的“真龍”,三位老人做了這樣的描述:也就是15秒左右的時間,當時是陰天,那條“龍”是灰色,在云中動彈,動作和蛇一樣,和現在畫上畫的一樣,頭如牛頭,頭上兩只角,是直的,嘴上有胡須,兩個長須,大眼睛凸出,身長大約10多米,身上有鱗,四只爪,和現在的鱷魚爪一樣,尾巴像鯉魚尾巴。
不是鯨魚
三位老人昨日表示,中央電視臺10頻道播出的“破解七十年謎團”之后,我們感到很遺憾, 因為把當年營口出現過的“龍”,說成是鯨魚太草率,輕易下結論太早,中央電視臺沒有任何根據說明世界上沒有“龍”,因為我們不是一個人親眼看到過“龍”。再說,當年給“龍”蓋席子的還有那么多人,當年曾親眼見過 “龍”的肖素琴老人也健在,中央電視臺也采訪她了,片子里也有,如果當年出現在營口遼河北岸的“龍”是鯨魚的話,肖素琴老人不用站在馬背上看,因為鯨魚的高度和馬差不多,實際上“龍”并沒什么奇怪的,就是一種稀少罕見的動物。
不是骨骼拼錯
比較,須鯨頭部的兩個空洞插入兩個骨干,連接不緊密,明顯是插入的,而該動物的兩個角明顯是自然長在頭部的,根本不同。何況,那種鹿角式的杈角的骨干,須鯨身上沒有,不可能所謂插入。何況,移動尸體前,很多人看過,還注射過消毒水,當時人們已經傳播是龍,說明當時的未完全腐爛的尸體就有雙角。
一個大膽的假設
蔡壽康老人大膽提出: 十二屬相里為什么有“龍”?為什么其他屬相都存在,而“龍”沒有了?難道我們的祖先在十二屬相里惟獨瞎編一個不存在的“龍” 嗎?以科學的角度看待事物是對的,中央電視臺不是說現在世界上有許多自然之謎是不解之謎嗎?但不能說我們看見過“龍”就是不科學,就是封建迷信,我們這么大歲數了,沒有必要撒謊,也不可能有這么多人撒謊。比較,須鯨頭部的兩個空洞插入兩個骨干,連接不緊密,明顯是插入的,而該動物的兩個角明顯是自然長在頭部的,根本不同。何況,那種鹿角式的杈角的骨干,須鯨身上沒有,不可能所謂插入。何況,移動尸體前,很多人看過,還注射過消毒水,當時人們已經傳播是龍,說明當時的未完全腐爛的尸體就有雙角。
營口市史志辦編的《營口龍之謎》一書,有營口日報記者徐榕寫的多篇文章,其中的“我有龍骨”一文,談孫正仁老人捐五塊龍的牙骨,孫介紹,營口有的老醫生本來不會接骨,卻用他給的龍骨粉末把骨折傷者的骨接合了。因此,辨別是否是龍骨,單靠顯微鏡觀察不能解決問題,要試驗所謂龍骨到底有無特殊療效。
墜龍歷史文獻記載
最早的墜龍故事發生于夏王孔甲時,所謂天降雌雄雙龍于今河南省臨穎縣豢龍城東南角龍蕩溝處,孔甲派劉累到此養龍,封他為御龍氏。
《后漢書•五行志》寫道:靈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氣墮北宮溫明殿東庭中,黑如車蓋,起奮迅,身五色,有頭,體長十余丈,形貌似龍。(一丈即現代國際度量的3點3米)。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后離去,為此建廟立碑。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第九》載東晉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前燕太祖慕容皝祭龍事件:“時有黑龍、白龍各一,見于龍山,皝親率群僚觀之,去龍二百余步,祭以太宰。二龍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悅,還宮,赦其境內,號新宮曰和龍,立龍翔佛寺于山上”。
《唐年補錄》記載,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龍墜在桐城縣境內, 因喉部有傷,當場死去。龍全長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 尾呈扁平狀。它的鱗片跟魚差不多,頭上有雙角,口須長達兩丈 ,腹下有足,足上有紅膜。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邊發現一條龍,巨鱗長須,腹白背青,背上有鰭,頭上聳起高高的雙角,在幾里之外都能聞到腥味。當地群眾用席子遮蓋它的身體,官府還派人親自祭祀。一夜雷雨過后,龍消失了。它臥過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溝。
郎瑛《七修類稿》記:明代成化末年,廣東新會縣海灘上墜落一條龍,被漁民活活打死。此龍約一人高,身長數十丈,酷似畫中龍,只有腹部呈紅色。(數十丈即百米左右,超出了人們對一般動物體長的想象)。
營口墜龍相關案例
營口墜龍事件發生之后,還發生了幾綜墜龍事件,這些事件都可以作為此次營口墜龍事件的佐證,那么到底營口墜龍事件是不是真實的呢?
1944年松花江墜龍事件
1944年曾經有很多人目睹了墜龍事件的發生,當時松花江處于日本的控制中,關于墜龍事件的消息被日本人封鎖了,但是此次事件還是被真實的記錄下來了。
1998年天津西堤頭掉龍鱗
有村民說:1998年7月份的一個傍晚,大家都在外面乘涼,忽然飄來一團黑云,雷聲四起聲音很大,下來很大的雨點,砸在身上很疼,當大家都要進家的時候,不知誰喊了一句“快看,那是什么?”大家都往天上看,看見了一只龍的爪子,很大,暗紅色的,還在不停的動,雨已經不下了,但是那個龍爪子還在,還在動,我的哥們在家里拿出了攝象機進行的拍攝。大約出現了有半個多小時以后,突然天氣又大變,又下起大雨來,還有大雷,整個天空都被照亮了,真是一條大龍出現了,特別大,嚇死我們了。有一個大雷,龍不見了,好象從它的身上掉下來什么,停雨后我們順著方向去找,發現有6個深紅色的很大的鱗片,有焦糊的味道,還有魚腥味,更奇怪的是,在鱗片的旁邊還有一個大約直徑有80公分的王八,當時村里人很害怕。大約過了3個小時,來了幾個專家和天津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對我們進行了采訪,還看了錄象,專家們各個不說話,互相看,最后草率的說了句是自然現象就走了,把王八也拿走了。后來還把我哥們的攝象機重金買下了。我們村里進行了祭天的活動,旁邊的村也進行了。最后還是不了了之了”。
2000年昌樂縣黑山子村墜龍
網上議論山東省昌樂縣青龍鎮黑山子村2000年8月4日墜落黑白兩龍,大批群眾圍觀,警察維護秩序,黑龍待到月底。該消息是2000年8月31日某網友發布的。沒有權威考察,也是疑云。
另外,網傳:1995年在湖北省襄陽市管轄的棗陽市錢崗鄉張莊,出現一個短暫的大雷雨天氣后,人們在張莊一個水庫旁邊發現了2條龍奄奄一熄,一條紅一條黑,人們就找來草席把龍蓋住,然后潑水,很多人看見。不久前的事,容易調查。
2007年高郵龍視頻
2007年 “江蘇高郵湖出現龍吸水奇觀”的新聞視頻,據天涯文章“高郵拍龍吸水事件中ZJ行為”分析,有不同版本,上海東方衛視的原始版視頻,高空出現的是條形游動物,蛇式運動。但是關于此次墜龍事件的視頻已經被修改了,我們也無法看到原始的視頻。
2013年西班牙海灘現神秘海怪尸體
“西班牙海灘現神秘海怪尸體,體長4米 ”,有兩個角,但是沒有四爪。不知道是演化不完成還是這種生物始終沒有四爪。體型看似中華文化傳說的魚化龍,龍頭魚身。
銅山湖水庫的有角水怪
1980年9月,位于河南駐馬店市泌陽縣的銅山湖水庫突現“水怪”魅影,與之遭遇的水庫職工被嚇得大病月余;隨后的20余年,“水怪”頻頻出現,被傳得神乎其神,尤其是今年4月底,竟然出現長100余米的“水怪”魔影。它們究竟是何方神圣?關于這個生物,研究者還在觀察當中。
本文標題:營口墜龍事件,十二生肖中為何龍沒有了?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