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以前,在黃果樹瀑布的山坡上,住著一個種莊稼的老漢和他的妻子。老兩口年紀都有六十多歲了,他們無兒無女,并且一年到頭做活路,從來沒歇過一天氣,但日子總是過得很清苦。老兩口想到終日辛勞還得不到溫飽的生活,常常愁眉不展,相對嘆氣。
“有的是錢?你能出多少?”老漢懷疑地問。
“二百兩銀子怎樣?”
“二百兩?”老漢的心“咚”的一跳,他雖然曾看過一些散碎的銀子,但二百兩究竟是多少,他還不大清楚,想來一定是多上加多的銀子吧!他一想到這個“多”字,以為陜老是在和他說著玩,但看陜老的臉色卻又一本正經,并不象在欺騙。
“二百兩你是不是嫌少了?”陜老說,“那就這樣吧,我給你一千兩,這就是定錢。”陜老從隨身攜帶的口袋里拿出一個五十兩的銀錠遞給老漢。
“不,不。”老漢看著白生生的那么大一錠銀子,不知怎么說才好。
“一千兩不少了,你收下吧。”陜老把銀錠硬塞到老漢的手中,老漢這時真是有點糊里糊涂了。他的妻子象想起了什么似的急忙說:“賣就賣吧,等我去摘來。”
“不要忙,不要忙。”陜老連忙阻止說,“這個黃果現在不要,我的銀子也不夠。”
“那么你什么時候才要呢?”老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