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縣麻浦鄉包洞村,原名包洞,原名蝙蝠洞。蝙蝠洞是怎么變成寶藏洞的?為什么這里的人崇拜關公,叫他關帝爺?在今天的寶東山上,有一座叫石馬的山峰和一座叫石厝的山峰。顧名思義,這里有一塊像馬一樣的石頭,幾塊石頭像房子一樣重疊。那是真的。此外,還有寶東山的特色。這些石頭都是白色的,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水晶石。
據說三國時期,“人中呂布,馬中紅兔”是呂布的英雄,他們騎著“紅兔”像云一樣快。在《三國演義》中,紅兔馬被描述為“馳騁千里,飛揚于塵,渡水,爬紫霧”。拔下絲韁,搖玉韁,龍飛九天。”后來,呂布被曹逸操殺死。曹逸操的兒子想要一匹紅兔馬。曹逸操沒有給關羽,而是給了關羽。關羽得到一匹紅兔馬,五關斬將六將。關公打敗麥城后,被呂蒙抓獲殺害。他的身體和頭部不同。關公的靈魂依附在紅兔馬身上。
紅兔升天,尋找安放關公靈魂的地方。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每天都是人類的一年),紅兔看到東南沿海的一個地方,那里山巒密布,河水潺潺,人煙稀少,于是就倒在那里。這是蝙蝠山。這時,紅兔馬已是青一塊紫一塊。成群的蝙蝠把血淋淋的紅兔馬當作美食,啄著傷痕累累的紅兔馬。
這時,在田野里,只有一戶人家住在巴特山——羅公。羅公看到蝙蝠山頂上有一個人,他是這樣說的:“騎著一匹紅兔馬,背著一把青龍劍,左邊是一個白臉將軍,右邊是一個黑臉胡子男人。”當羅公到達蝙蝠山頂時,他看到一群蝙蝠在啄紅兔馬。于是羅公開了一槍,然后把球棒趕走了。然而,蝙蝠仍然在他頭頂的山上盤旋。于是羅公牽著紅兔馬來到石屋,點燃了原始森林,燒掉了蝙蝠,救了紅兔。
為了報答羅公。紅兔馬整天都在山頂上,還有守護者羅公的家人。也守衛著蝙蝠山的森林。在那之后,經常有公共關系來顯示圣人和保護人民。羅先生的繼承人繁榮昌盛,從一個家族發展到現在的200多個家族,其他地方也有上千個家族。因此,羅公將關公奉為關帝。至今,羅氏仍供奉關帝。到目前為止,紅兔馬已經變成了石馬,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砍伐千畝原始森林。到目前為止,石頭房子還在那里。更奇怪的是,原來蝙蝠山的石頭是黑色的,現在全是白色的,所以現在人們叫它們白石棋子。
清末,軍閥混戰,羅姓有12位林姓女婿被一齊殺害,引起羅林兩姓大戰,下城村被燒,廣東大埔本家羅將軍率領將士支援下城村羅姓重建家園,并預支軍餉5000兩白銀。(云霄羅氏是由河南固始遷徙到江西豫州,次遷徙到廣東大埔,再由廣東大埔遷徙到云霄。)現今保存的下城“月牙樓”就是當時羅將軍組織羅姓集資興建的。
羅將軍回大埔,經過蝙蝠山,行至江內尾,在瀑布邊一塊大石頭上歇息。突然,石馬踢下一塊石頭,那石頭晶瑩剔透,將軍的副官說,這是塊寶石。拿到珠寶店賣,真的值5000兩白銀,為羅將軍補給挪用的軍餉。于是,羅將軍就說:“這哪叫蝙蝠山?應該叫:寶洞”。這就是寶洞得名的原因。
游擊戰爭時期,烏山紅軍路過寶洞,寶洞當時有赤衛隊,隊員在寶洞祠堂為紅軍做飯,白軍知道后,放火燒了祠堂,紅軍當時還弱小,沒有錢支助寶洞人在建祠堂,一位紅軍戰士就檢了塊白石頭,壓著一長欠條。而那塊石頭竟是水晶,寶洞人就用那塊石頭換錢重建祠堂。這樣的故事,還很多很多。
寶洞的山還在,石馬還在,石厝還在,關公的魂還在,寶石還在。寶洞人卻從來沒有一位去山上尋寶。寶洞人知道,寶不是尋出來的,是修來的。只要誠心積德行善,寶自然來。
舉頭三尺有神明,心誠則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