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生氣了,說:
“你不是看見這是井嗎?”
“那這些人在干什么?”青年又問下去。
國王說:
“那些人在洗臉,那些人在打吃的水。”
“啊——啊——啊!”青年拖長聲音說。
他們繼續走,終于到了目的地,人們熱情地迎接他們,盛來一罐牛一奶一給國王喝。突然,青年奪過牛一奶一罐,自己先喝了一點,再交給國王。人們送給國王的東西,青年總是要這么試一試。國王非常氣憤,他斷定青年是個呆子!
而且家教不好,但不對青年說。在回去的路上,他們沒有說話,因為國王對青年十分不滿。
他們回到了家里,女兒問父親:
“父親,你歡喜這未來的女婿嗎?”
國王叫道:
“我不要聽到從你的嘴里說出他的名字!我非常不喜歡他,他是個呆子,而且沒存一點教養!”
女兒感到奇怪,就問:
“父親,他笨在哪里?”
“第一,我們看見圍著籬笆的稻田時,他突然提出了一個愚蠢的問題:
‘這是什么?’”
“你不知道,他為什么這樣問你嗎?”女兒卻感到奇怪。
“不知道。”
“是這樣的,稻子也是一種草,它也能被風吹倒。人們砍了樹枝,把稻子圍了起來;如果樹枝倒了下來,不會壓壞稻子嗎?樹枝是沒有理一性一的,它們不能保護稻子的。”
國王想了想,明白青年是對的。國王繼續說:
“第二,他問我在稻田里趕鳥的人,為什么在田里叫‘嗬!嗬!’他提出這種問題,還不笨嗎?”
女兒又給國王解釋說:
“父親;你認為他提的問題很蠢,實際上青年自己對那些人的行為感到奇怪:他們為什么不能停一停再叫?這樣,他們就能看見你國王來了。”
國王又只得同意。他又說:
“后來,又問起井和人的事,有的人用上面的井水洗臉,另外一些人用下面的井水喝水,他問這是為什么?這你怎么解釋?”
女兒驚奇地說:
“難道你連這都不明白?一個人用上面的井水洗臉,同時另一些人用下面的井水吃,這好嗎?水是從上面井流到下面井的,水已弄臟了,可人們還要拿來吃。”
國王又同意青年的說法是對的。但國王最后還說:
“現在你給我解釋,為什么青年先自己嘗一嘗,然后再給我吃?這事,只有沒教養的人才做得出。”
“不對,父親!你以為青年沒有教養,你是錯了。青年很聰明,因為有許多人很敵視你,青年知道這一點,所以要檢查牛一奶一和別的食物是否放了毒一藥,所以他才自己先嘗一嘗,然后再給你吃。”
這時,國王才明白,未來的女婿是個很有教養的人,就同意他們的婚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