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傳說一
一九六六年夏天,橋口漁場安排我在望城縣最大的湖--陀頭湖看管魚,水面一萬多畝。馬川瑙門門口有一臺大型的攔魚設備,老陳和我被安排在這里看守。馬川瑙水閘建在兩岸都有水的湖堤上,周圍幾英里都沒有魚。我和老陳住在堤岸后面的小屋里,和老陳住在一起。
我睡著了,不敢睡覺,我不敢出去。我被困在小屋里,出汗,夾著我的背,鬼魂為自己在堤岸上感到驕傲。直到天亮,鬼魂才站起來,敲了我船艙的門。我不敢和她說話。她走了。
后來,我到幾英里以外的地方去問,原來這是個女人,她經常赤身裸體,光著身子到處閑逛,只有二十多歲的時候,長發披肩很漂亮,但我以前從來沒見過。啊啊!原來是個漂亮的美人魚。我還記得她很多。我不知道她是否還好。她還好嗎?
鬼節傳說二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例要向先祖報告,并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傳說地宮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
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了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們不單只超度亡魂,而且更為無主孤魂和那些為國捐軀,戰死沙場的死難者施予救儕。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錢,主要是用作購買祭品之用。
鬼節傳說三
目連是佛主的徒弟,他很掛念已經去世的母親,他用天眼通去察看生活在地府的母親,卻發現母親成了惡鬼,吃不到食物。
目連心痛母親,就用法力將一些飯菜送到母親面前,可飯菜一到母親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連于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于得到了食物。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而這個感人的鬼節傳說也就這樣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