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以來,恐龍一直都是科學家們致力研究的重點對象,而恐龍也分為很多種類。下面要說的是三角龍,三角龍是晚白堊紀時期的最著名的恐龍之一,也是出現最晚的恐龍之一,但是在通俗文化中卻十分受歡迎。
一、晚白堊紀著名的三角龍

三角龍 亦稱三觭龍,是鳥臀目角龍下目角龍科的一屬,是種食植性恐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距今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化石發現于北美洲的晚白堊紀地層,據說南方巨獸龍也是出現于白堊紀晚期。三角龍是最著名的恐龍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歡迎的恐龍。雖然三角龍與暴龍居住在同一地理環境,但不確定它們之間是否有過電影與兒童讀物里所描述的打斗。

三角龍最顯著的特征是它們的大型頭顱,是所有陸地動物中最大之一。它們的頭盾可長至超過2.5米,可以達到整個動物身長的1/3。但是依舊比不上世界上最大的恐龍易碎雙腔龍那么大。自從1887年以來,已發現大量的三角龍化石,年齡層涵蓋剛孵化幼體到成年個體,近年更發現一個完整化石標本。

在21世紀的最初10年,已在加拿大海爾河組發現47個完整或部分的三角龍頭顱骨。古生物學家們還不確定三角龍在角龍科的正確位置。目前已有兩個有效種:褶皺三角龍(T. horridus),普氏三角龍(T. prorsus),但還有其他種被命名。但是如今恐龍早已滅絕,恐龍是怎么滅絕的一直也成為人們好奇的。
推薦閱讀:吸血怪獸卓柏卡布拉,真實面目嚇死人(地獄魔犬)
二、體型龐大卻只吃草不吃肉

三角龍個體的身長被估計有7.9到9米長,高度為2.9到3米,體重估計約達6.1到12噸。比最厲害的肉食性恐龍恐爪龍還要大!可是就是這么大的家伙卻是吃草的,對吃草的!你要說人家霸王龍長那么高大威武霸氣十足,好賴人家是吃肉的可以理解,可是這貨這么沉重卻是吃草的,叫人情何以堪!

為什么三角龍不吃肉呢,理由就是這家伙的牙齒根本就不是刀子狀的,是鸚鵡似的喙嘴,這就印證了它吃草不是肉,而且這家伙的大嘴巴很大,從鼻子到腮幫子有兩米長,嗯嗯,自己腦補一下下吧,憨態可掬www.qiwen.tv。這與食肉恐龍鯊齒龍簡直就是鮮明的對比好嘛!

三角龍是草食性動物,主要是因為它們的頭部低矮,所以它們可能主要以低高度植被為食,但它們也可能使用頭角、喙狀嘴、以身體來撞倒較高的植被來食用。三角龍的頜部前端具有長、狹窄的喙狀嘴,被認為較適合抓取、拉扯,而非咬合。所以只吃草,不吃肉。世界上最善良的恐龍梁龍也是只吃素食。
本文標題:晚白堊紀著名的三角龍,體型龐大卻只吃草不吃肉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