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世界經濟論壇最新評選出全球十大新興技術,其中包括:

1、無創活檢血液測試:叫做“活體檢查”的超靈敏血液檢驗有望改善癌癥診斷和護理。癌癥患者通常接受影像和活體組織切片檢查,腫瘤樣本被切離,放在顯微鏡下進行檢查,通常能夠分析確定導致惡性腫瘤的基因突變。將這些信息綜合起來有助于確定人們患有哪種類型的癌癥,以及如何更好地治愈。然而,有時“活體檢查”無法完成,例如:當手術刀很難觸及腫瘤的時候。觀測和分析這些組織的費用很高,并且時間緩慢,因為“活體檢查”具有身體侵入性,它可能導致感染或者其它并發癥。
一種叫做“液態活檢”的工具,可以在血液樣本中發現癌癥跡象,從而提供更多的治療方案。該技術鎖定“循環腫瘤DNA(ctDNA)”,該基因物質通常是從癌細胞中進入血液,直到近期才研制先進技術能夠發現循環腫瘤DNA,快速、低成本地放大和排序這種DNA。

2、從干燥空氣中提取飲用水:目前科學家提出使用太陽光作為動力的濕氣吸收技術,該方法經濟可行,成本較低,能夠制造出清潔的飲用水。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支合作團隊測試了一種技術,根本不需要接入電網就能制造清潔的飲用水。他們希望使用一些物質吸收大氣層中的水分,例如:加濕器中的沸石,除了需要高濕度之外,誘捕的水分必須在加熱狀態下才能完成,這一過程需要能量消耗。研究人員采用金屬有機骨架(MOFs)設計了一種多孔晶體,能夠實現無需電力就將空氣中的濕氣轉變為水。

3、深度學習網絡與人類視力相媲美:目前,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匹配甚至超越醫學和其它領域的專家能力,詳細描述它們所看到的一切。近期,一種叫做“卷積神經網絡(CNN)”的系統使得深度學習網絡大幅提升,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它的強大功能,它能分辨動物圖像,雖然人們很容易區別狗與貓,但是CNN系統能夠比人類更精確地分類。這是因為CNN系統具有深度學習能力,可以從微妙的事物中舉一反三,進行推斷,分辨出圖像類型。
計算機版的CNN系統深度學習具備許多功能,通過識別行人,制造安全性能較強的自動行駛汽車,保險公司開始應用深度學習工具評估汽車損壞狀況。在安全相機行業,CNN系統能夠盡可能理解群體行為,保障公共場所和機場更加安全。在農業生產領域,深度學習系統可以預測農作物產量,監控水位,并在農作物病害擴散之前及時探測到。此外,CNN系統還能廣泛應用于醫學領域。

4、人造樹葉:人造樹葉能夠將二氧化碳轉變成為燃料。人造樹葉的概念聽起來很有道理,它能夠合理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變成為碳水化合物,為植物的細胞活動提供能量。
近期,一支研究小組證實在一個高效系統中,能夠水解離,并將二氧化碳轉變成為燃料。2016年6月《科學》發布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超越自然樹葉將二氧化碳轉變為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能夠制造出液態燃料(尤其是燃料酒精)。植物使用從太陽獲取的1%能量,用于制造葡萄糖,然而人造樹葉將二氧化碳轉變為燃料的效能大約10%,相當于從空氣提取180克二氧化碳能夠制造一度電。

5、人類細胞圖譜:一個國際研究項目旨在詳細描述身體功能中每種細胞類型的詳細狀況,它將有助于開啟研究人體健康和疾病的新窗口。
深度理解人體如何運行,以及如何出現人類疾病,人們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知曉鑒別每個組織中的具體細胞類型,以及每個細胞類型中基因、蛋白質和其它分子的活躍狀態;此外,分析怎樣的進程控制這種活躍性,這些細胞的精確位置,細胞如何正常地與其它細胞發生交互作用。2017年6月,依據“陳-扎克伯倡議”,科學家結合現有和未來研究項目中的信息,建立了最新人類細胞圖譜,能夠詳細破解人類各種細胞類型的詳細功能。
1 2 下一頁本文標題:2017十大新興技術:從干燥空氣提取飲用水到人造樹葉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