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十大未解之謎,有竟然還關于UFO的秘密?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不解之迷  時間:2020-07-10 

  1、《山海經》之謎

  《山海經》是一部先秦古籍,內容極為豐富,堪稱考究上古中國社會的寶庫推薦www.qiwen.tv。由于時隔久遠,圍繞著《山海經》的各種問題也是撲所迷離。

  大家爭議的第一個問題,《山海經》的作者到底是誰?自古及今,這個問題都說法不一,有說是禹益、有說是鄒衍、有說是夷堅。但是以上各種說法都缺乏實在的證據。在文獻記載缺失的情況下,想要確認其作者,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 , 雜錄《莊》 、 《列》 、 《離騷》 、 《周書》 、 《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并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余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山海經異獸

  2、秦始皇的生父之謎

  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后給后人留下了眾多的謎團,有關于為什么不立皇后的,為什么不立太子的,秦始皇陵秘密,秦始皇死因,還有關于他的生父到底是誰的。

  嬴異人《史記》能讓一般的人也讀得津津有味的一個原因,是太史公很喜歡講述一些奇聞異事。比如,按它的說法,秦始皇帝居然是個沒有嬴家血統的私生子。據它 說,呂不韋在趙國邯鄲與一名美貌舞女(后人稱為趙姬)同居,后者有了身孕。有一次呂不韋請在趙國當人質的秦國公子子楚喝酒,子楚喜歡上了趙姬,向呂不韋索 要。呂不韋先是大怒,后來考慮到已經破費了大筆家財結交子楚,于是就把趙姬獻給了子楚來源qiwen.tv。趙姬向子楚隱瞞了自己已懷孕一事。12個月后,在第二年的正月,趙 姬逾期產下一子,被子楚立為夫人。這個小孩取名為政(“政”通“正”,表示是正月生的),也就是后來的秦始皇嬴政。但漢朝的人認為嬴政其實是呂不韋與趙姬 的私生子,所以干脆又把他叫做呂政。   后來的史家也都沿用這個說法(例如司馬光《資治通鑒》)。到明朝時,有幾位學者對此表示懷疑,認為這或者是呂不韋編造出來保護自己 的,或者是秦始皇的仇家捏造出來泄憤的。現代的史學家有的認為這個說法不可信,有的認為司馬遷的記述不可能空穴來風,于是秦始皇生父是誰,就成了一個謎 了。

  秦始皇畫像

  3、鄭和七下西洋之謎

  “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使鄭和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從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他受明成祖的派遣,率領規模龐大的船隊馳騁萬里海域,先后七次下西洋。鄭和航海規模之大,航程之遠,所到國家之多,為歷史所罕見。對于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也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具有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目的”。李長傅的《中國殖民史》,將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稱為“炫耀自我”。到底哪種說法才是當時明成祖派鄭和西下的真正目的呢?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郵票

推薦閱讀:6個百思不解的未解之謎,至今沒有依據證明!

  4、慈禧夜明珠之謎

  夜明珠是一種螢石礦物,發光原因是與它含有稀土元素有關,是礦物內有關的電子移動所致。

  螢石雕琢成珍珠者即叫夜明珠,能發光的夜明珠不是珠貝蚌所產的珍珠。夜明珠還有許多奧秘,至今還沒有被專家們了解。至今仍是尚未徹底揭開的一個千古奇謎。

  離咱們最近的夜明珠,最著名的,估計就數慈禧口含“美齡飾鞋”的那顆了。據盜慈禧墓的人,也就是孫殿英講:此珠分開是兩塊,合攏就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時透出一道綠色寒光,夜間百步之內可照見頭發。有書記載:說它重四兩二錢七分(合今133.4375克)。慈禧含在嘴中是為保尸身不化。

  夜明珠圖例

  5、《夢溪筆談》記錄UFO之謎

  《夢溪筆談》是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的著作。書中對UFO的記載:“嘉佑中,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于天長縣陂澤中,后轉入甓社湖……如初日所照,遠處但見天赤如野火,倏然遠去,其行如飛,浮于波中……”這恐怕只有揭開UFO之謎,才能得到答案。

  在《三國志》裴松之注中,有類似的記載,解釋一下就是:公元234年秋天,在西北五丈原地區,天空中出現了一顆發著閃閃紅光,來去自由的星星,它三來三往,從東北飛向西南,后來就消失在歷史的天空之中了……三國時期的衛士,茫然的看著天空中飛過UFO,歷史就是這樣神秘。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1295
本文標題:中國歷史上十大未解之謎,有竟然還關于UFO的秘密?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