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謎窟修建之謎
金字塔、獅身人面像 、百慕大三角、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神農架、諾亞方舟,在人類還在為這些位于地球北緯30度附近,神秘莫測的千古奇觀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北緯30度附近,又一千古奇觀——古花山迷窟驚現中國安徽屯溪。
推薦閱讀:神秘消失的湖,至今沒有人知道秘密,5個未解之謎!
屯溪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境內。2001年10月,當地農民在清除花山淤泥時,驚異發現花山石窟群并非天然而生的溶洞,而是巧奪天工的人工開鑿的洞窟,內壁上人工鑿痕整齊美觀、清晰可辨。地質學家據洞內35號石窟中一條5厘米的石鐘乳初步考證,迷窟群可能始建于1700多年前的晉朝,是目前中國發現的規模最大、品位最高、迷團最多、面積最大的古石窟遺址。
目前,整個花山已探明的大小石窟36處,大小不等的石窟呈線形分布于安徽黃山市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約5平方公里的連綿群山中,分布線總長約5公里原文qiwen.tv。有的層層跌宕,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有的水波蕩漾,迂回通幽。而洞中無壁畫、無佛像、無文字、也無史料記載,因此迷團叢生,成為千古之迷奇 聞 網。
與國內許多著名的天然溶洞相比,花山謎窟并非天然生成的溶洞,而是古人巧奪天工而成。走進35號石窟,宛如走進了一個地下宮殿,石窟里洞內套洞,洞下有洞,結構怪異。奇怪的是,在這深176米,總體面積12000平方米的人工石洞里既無壁畫又無佛像,石窟巖壁上當年的鑿痕印跡至今依然清晰如初整齊美觀。洞內還時能看見清澈見底的潭水,常年不枯。繼續前行,一個45度左右的坡面,寬15米,長30米的大斜面讓人嘆為觀止。更巧的是,這個大斜面的坡度正好是石窟外面山坡的坡度,在古代科學技術相對落后的情況下,開鑿工人是憑借什么儀器準確判斷出斜面開鑿的起始點及其坡度的恰到好處呢?在偌大的洞中聽不見回聲,如此高超的建筑設計能是1700年前的古人所為?石窟內沒發現任何生活用品,沒有任何光源設備,沒有煙火痕跡,開采人員如何采光?人們最為疑惑的是,如此隱蔽的工程是何人發動?開鑿如此巨大的石窟群意在何處?
本文標題:北緯30度的未解謎團:花山謎窟修建之謎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