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的“精靈怪圈”
在南非納米比亞沙漠西部的沿海地區,遍布著一種奇怪的“精靈怪圈”,直徑大都在2~10米之間,怪圈里幾乎全是沙土,而且寸草不生,而在怪圈的周圍卻長著茂盛的野草。這些怪圈至少存在了30年,因此不大可能是“人為炮制”的惡作劇。
從20世紀70年代早期開始,科學家就對“精靈怪圈”的形成原因產生濃厚興趣。對于“精靈怪圈”的形成原因,科學界曾有三種解釋:第一種是怪圈中的泥土具有放射性,從而阻止了植物生長;第二種可能是怪圈地底下有許多白蟻,它們將植物種子全部吃光了,從而導致寸草不生;第三種可能是,怪圈泥土中帶有某種有毒蛋白質,這種有毒蛋白來自一種被稱做“牛奶灌木”的沙漠有毒植物。
以比勒陀利亞大學植物學家格立特•茹因為首的研究小組試圖對三種解釋進行研究驗證。研究小組先從沙漠中找到了一些綠珊瑚,并從其根部土壤中取回了一些沙土樣本,研究人員在這些沙土樣本中種植了多花黑麥草,結果發現這些草生長得很茂盛,這說明有毒物質的說法根本不可靠;對土壤樣本進行化驗后,發現其中并不含有放射性物質;最后,他們在地底下挖了2米深,結果沒有找到任何白蟻或者白。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1396
本文標題:怪秘地理現象未解之謎:納米比亞的“精靈怪圈”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本文標題:怪秘地理現象未解之謎:納米比亞的“精靈怪圈”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