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大約93光年的英仙座有一顆名為“惡魔之星”(英仙座β)的天體,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對食雙星,大約每三天就會出現視星等的變化。對于古希臘人而言,其標志著希臘神話女妖梅杜莎的眼睛,之所以被稱為惡魔之星是因為該天體古怪的行為。我們依靠現代天文學才發現了英仙座奇怪雙星的不可思議行為,然而距今3000多年的古埃及人已經對這顆恒星頗為了解,自17世紀以來,英仙座β星的奇異光變被科學家進行系統性的觀察。
推薦閱讀:恐怖"吸血"的致命光束:是外星人正在做實驗?
早在1783年,一位名叫約翰·古德利克(John Goodricke)的業余天文學家在與倫敦皇家學會的通信中提到英仙座β星的視星等詭異變化可能是源于另一個天體周期性地通過其前方。到了1881年,來自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愛德華·皮克林(Edward Pickering)證實了這個事實,“惡魔之星”或不止由一顆恒星組成,其中包括致密的“藍色恒星”和體積龐大的“紅色恒星”,兩者相距非常近,并周期性地通過對方天體盤面www.qiwen.tv。該理論解釋了為什么我們觀測的英仙座β星會出現“惡魔般的閃爍”現象,但是根據當前的理論如此大質量的恒星不可能出于這么小的空間中。在幾個世紀前,我們一直無法觀測到這個神秘天體系統中到底發生了什么,根據科學家們計算,英仙座β星視星等變化周期為2.867天,每次過境都要持續約10個小時,在過去的數個世紀中只變化了一點兒,研究人員認為磁場或許在其中扮演著另一種作用因子。2006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人員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Porceddu)憑借著他對天文學和古埃及學的雙學位知識認為英仙座β星與古埃及的天文學研究存在聯系。
在古埃及的神秘歷法中,時常根據對天文觀測的記載來劃分日期,不良的觀測可能預示著饑餓或者疾病,如果這一天被認為不良日期,那么諸如出行、奠基都被認為是不利的,而好日期則預示著健康和成功。因此,天文觀測可推測古埃及人的活動情況,研究人員希望從天體現象了解到其背后隱藏的宗教節日變化,這有點兒像使用日歷來確認某人的活動一樣。研究人員塞巴斯蒂安通過一種名為開羅日歷的計時法倒推至埃及新王國時期,大約處于公元前1550年至1069年,他發現一個為期29.5的計時周期,相當于一個陰歷月循環。
該周期農歷中體現的時間循環相差無幾,當然其中還存在一個為期2.85天的神秘周期。塞巴斯蒂安在今年4月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發表原文www.qiwen.tv。這就意味著得古埃及祭司對這顆變星進行了定期觀測,于是將2.85天的周期賦予了開羅歷法,這個看似一眼就能識破的現象,即英仙座β星與開羅日歷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同時,科學家們也發現這個周期現在的觀測值要更長,差值大約在20分鐘左右。
之所以出現了將近20分鐘的時間差,是由于在這3000多年的時間內兩顆恒星外側氣體所造成的,質量流動大約介于四分之三倍的木星。來自加那利群島特內里費島觀測站天體物理研究所科學家胡安·安東尼奧·貝爾蒙特(Juan Antonio Belmonte)認為從天文學和數學的角度分析這個發現是絕對正確的,我們深信其中暗示的信號,即古埃及歷法與英仙座β星視星等周期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薩拉·西蒙斯(Sarah Symons)認為很高興看到一個跨學科的研究小組進行這項工作。薩拉·西蒙斯是一位專門從事古埃及天文學研究的專家。實際上英仙座β星是一個三星系統,其中兩顆主星公轉軌道非常靠近,第三顆恒星的則距離相對遙遠。在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部分歷法中,人們認為“惡魔之星”與尼羅河存在關聯,至少神秘的2.85天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觀測記載。
本文標題:古埃及歷法存在周期 揭示"惡魔之星"之謎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