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絕:死亡之海中的"東方龐貝"
在被人們稱之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有大片古老王國的遺址,據史書記載,在西漢時期這里一共大大小小林立著36個王國,其中在尼雅地區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國家。《漢書·西域傳》曾這樣記載:這里離長安有八千八百二十里,住著四百八十戶人家,養著士兵五百人,這就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這個遙遠的精絕,有官有民,有兵有將,儼然是絲綢之路上機構完整的要塞。但是到了公元4世紀左右這個國家突然神秘地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當中,它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又為什么會神秘地消失,在西方世界人們為什么會把它稱之為是東方的龐貝呢?
2000年來,精絕國掩埋在茫茫沙海中,它的輝煌和廢棄一直是縈繞在人們心頭的未解之謎。1、 大漠掩蓋的諸多謎團
"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
1901年,被譽為偉大的考古學家、探險家,同時也是絲綢之路上的盜賊和魔鬼的匈牙利裔英國人斯坦因在英國政府的資助下,對新疆地區開始了全面的考察活動,在發現了深埋地下的于闐古國國都,并掠走大量文物后,他來到了小縣城尼雅。本想做些必要的修整,然而就在回來的第一天,他無意中發現,一位磨坊主人藏有帶字的木板,具有深厚文字功底的他一眼就辨認出木板上的字是失傳已久的印度孔雀王朝時代的古文字--佉盧文。
佉盧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犍陀羅,是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期的文字,全稱"佉盧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帶使用,公元l-2世紀時在中亞地區廣泛傳播。公元4世紀中葉隨著貴霜王朝的滅亡,佉盧文也隨之消失了。18世紀末佉盧文早已經成了一種無人可識的死文字,直至1837年才被英國學者普林謝普探明了佉盧文的奧秘。
這種文字在新疆出現使得他非常吃驚,于是向磨房主重金求購了這些木板。在斯坦因的請求和豐厚報酬的引誘下,磨坊主欣然同意帶領斯坦因到沙漠中自己發現木板的地方q~i~-~w~e~n~c~o~m。斯坦因一行沿著尼雅河向北進發,走了幾天以后,順利到達了發現木板的廢墟里面,眼前的一切使得即使有著豐富考古經驗的斯坦因也目瞪口呆:當年的文書還完好地封存在屋內,儲藏室里厚積的谷子還有橙黃的顏色,房廳屋宇的門還是關著的……時間看似停止,人們仿佛剛剛離開這里。
走在這座沉睡了1600年的古城里,斯坦因有種"消失了時間觀念的奇怪感覺",他相信自己正走過"某個古時的村莊,走在整整1600年以前的鄉間小路上"。當風吹起地面上的枯葉,斯坦因甚至認為它們就是從一簇簇散立的枯樹上落下,留有最后的居民踩過的足跡。
斯坦因發現尼雅遺址位于尼雅河末端已被黃沙埋沒的一片古綠洲上。古遺址散處掩坦在古尼雅河谷的沙丘鏈之間,以佛塔為中心,呈帶狀南北延伸25公里,東西布展5~7公里。在這片狹長區域內,散布著規模不等、殘存程度不一的眾多房屋遺址、場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園、畜圈、渠系、池塘、陶窯和冶煉遺址等。他用尼雅河的名字為這座古城命名為"Niyasite"。16天后,他把從古城中搜集到的764件佉盧文木牘、58件漢簡及其他如漢代銅鏡、銅錢、樂器、弓箭、玻璃器、水晶飾物、木雕、絲毛織物、地毯、漆器殘片等珍貴的文物共裝12大箱,運往倫敦。尼雅的劫難就此開始,斯坦因離開尼雅時說"此次再見,絕非永訣"!
推薦閱讀:全球十大神秘事件 時至今日無法解釋
早在新疆的時候,斯坦因就意識到自己將轟動世界、影響世界。這一天終于來到了。斯坦因回到倫敦后,他帶回的文物首先震驚了英國,接著轟動了歐洲。
尼雅遺址不僅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處重要遺址,它同時向人們展示被斯坦因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所存在的一個悠久、古老、光輝燦爛的沙漠古代文明,尤其尼雅河三角洲的考古文化將會揭示大沙漠環境變遷和歷史文化的諸多謎團。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它、了解它和研究它。人們不禁疑問:"東方龐貝"到底是誰建造的?
2、 漢代殘簡隱藏的信息
斯坦因猜測尼雅遺址是中國史籍中記載的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王國維根據斯坦因的考察報告和尼雅遺址中發現的漢代殘簡,發表了論文《流沙墜簡》,"在漢為精絕國地",肯定了斯坦因的推斷。1931年,斯坦因第四次來到尼雅,他背著監管人員不得動土的指令,讓隨從從廢墟中挖掘出26枚漢代木簡,木簡用當時中原王朝通用的書寫形式。就是在這樣的木簡中,他終于找到了讓他期盼已久的記載,"漢精絕王承書從……"這7個字直接清楚地肯定了木簡出土的廢墟確實就是漢書精絕王的住地,尼雅就是《漢書·西域傳》中的精絕國故址!
本文標題:神秘消失于死亡沙海 精絕古國之謎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