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我便與何先生出發前往上海。
路上他告訴我上一次因為事情比較順利,
所以他在賓館只住了兩個晚上,
第三天就回家來了。
我說那好,我們就直接去賓館。
何先生入住的賓館位于上海市黃浦區一帶,
我們到達時已過正午。
我向前臺要了他上一次入住過的那間房,
還好房間依然空著,沒被訂了去。
于是,辦理完手續后我們直接去了房間。
房間位于五樓,一般的普通客房,
并無任何異樣。
這時何先生問我接下去怎么辦?
我說找個地兒先吃飯吧,填飽了肚子才好辦事。
其實來的路上我就已經想好,
既然靈魂來自于賓館,
那么首先就要了解賓館的歷史了。
像賓館這種場所本就容易發生靈異事件,
人員混雜,五湖四海,
誰知道入住人員身上藏了什么東西呢?
有些個住宿一晚后人是離開了,東西卻遺漏了下來。
所以入住賓館時,最好翻箱倒柜地到處查看一遍,
連廁所角落都別放過,
異味重或者發現有不知名擺件的,
最好換一個房間。
但我更傾向于了解賓館之前的歷史,
因為靈體身著有花邊的大襟襖,圓弧形的下擺,
這樣的打扮更像是民國年間的女子,
而這座賓館滿打滿算也不會超過二十年的時間。
所以,我必須弄清楚此地段在建賓館之前派什么用處了。
下樓回到前臺,還是剛才那名年輕的女孩子,
我并不寄希望于她,
于是,我說你們經理或者領導在嗎?
說話間從旁邊的屋子里走出來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
問我有什么事情?
我說其實也沒什么事,隨便問問這個地方建賓館之前是做什么用的。
他說問這干嘛,這個誰知道呢?
我說你們老板在嗎?
他回答說老板興許一個月回來一趟,也可能兩個月,
他手上也正有一大堆的事情等著他回來處理呢!
看來要想弄明白這地方的歷史還真不是件簡單的事了。
何先生十分慷慨,
執意要帶我去徐家匯路吃鹽水鵝肝,
我說在附近找家小飯館隨便吃點就行了,
順便也好找人打聽打聽。
他想想也在理。
于是,我們去了賓館斜對面的一家小飯店,
遺憾的是我們的希望再次落空,
開飯店的是幾個外鄉人,情況比我們還要不了解。
吃過午飯后我們繼續打聽,
一路上又問了幾個人,
沒有人能回答個所以然出來。
眼看時候不早,而我們這樣問下去等于是大海撈針,希望渺茫,
于是,我當下就對何先生說沒有辦法了,
看來只能去檔案館碰碰運氣了。
何先生還是那句話,說去哪都行,只要問題解決。
就這樣,我們冒冒失失地又去了黃浦檔案館。
那時候管理上還不像如今這樣嚴格,
加上又是開放型的資料,
所以,在登記身份證件查閱了近一小時的資料后,
我們終于找到了一些想要的信息。
原來那里曾經是南京的一所藝術學校,
有美術、樂器、戲曲、書法、舞蹈等一些學科,
最早建校于1912年,
后來校名更換過幾次,但地址一直沒變。
七七盧溝橋事變后,這所學校于1938年淪陷,
當時部分師生沒來得及撤離,全部罹難,
這其中就有樂器學科類的學生。
戰爭勝利后,學校重新組建,
但那時候不僅校名作了更改,連地址也變遷了。
隱藏內容,您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方可查看本文標題:邊緣職業——驅鬼人真實回憶錄之藝校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