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這座車水馬龍、華燈璀璨的不夜城,卻也歷來是各種都市傳說最為盛行的地方。在所有的異聞檔案里,發生超自然事件最多同時也是最為頻繁的,正是在九龍區。
熱鬧繁華的九龍也是孕育都市傳說的溫床。
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有諸如:靈異宋王臺、德福五尸兇宅、坪石邨鬼魅隧道、荔景邨殺人兇宅、蘇屋邨無頭鬼、鬼魅差館等。
其中大部分傳說都源于市井,后經坊間流傳杜撰,最終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真實性已無從考究。
今天,我們來看看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流傳著怎樣的詭異傳說。
風水大忌
九龍城裁判法院于2001年7月正式建成后,便取代了接近有三十年歷史的新蒲崗裁判法院,里面共設有十一個法庭,包括成人法庭、兒童法庭和專門處理保護令的法庭等。
該院五樓以上的外墻均采用玻璃幕墻設計,令室內的公眾大堂有廣闊的景觀之余,亦象征著裁判法院是公開和透明度高的地方。
這個設計能令陽光照進室內,使法院十分光亮,想來這些外國人在工程之初就沒有考慮到中國的風水元素和八卦方位之說,雖然這幢大樓可能在建筑學上得了高分,但卻在風水學上犯了兩個大錯,使得該法院即使在白天也異常陰森。
香港九龍裁判法院大樓實景照片。
該樓整體由澳洲在港的一家專業建筑公司設計,法院三樓正朝著馬路對面九龍城浸信會的大十字架,并且中間毫無遮擋,在風水學上犯了「衙前廟后」的招陰大忌。
按照《陽宅十書》里面記載,“凡宅不居沖口處,不居寺廟,不近祠社、窖冶、官衙,不居草木不生處,不居古軍營戰地,不居正當流水處,不居山脊沖處,不居大城門口處,不居對獄萬處,不居百川口處。”
九龍裁判法院與九龍城浸信會只有一街之隔。
所謂「衙前廟后」就是指官府衙門(特別是檢察院、法院、警署和軍隊等)的前面和寺廟的后面,均不宜居住,因為衙門前煞氣都比較重,如果在它的正對面,便會遭煞氣直沖,承受不住甚至會有人口傷亡之災。
寺廟又是陰氣凝聚之處,住得太近亦不太為妙。
另外,九龍城法院的內部設計也很是古怪,羈押室位于地下一層,而出入口正門卻在一樓,雖然每天都有很多人從亞皆老街和露明道的樓梯進出法院,人氣極旺,但地下一層卻沒有多少人進出,羈押室被設計在一條長廊的盡頭,而且別無其它路線,再加上拘留室的密封設計,在人群聚集的一樓下面,便形成了風水學上的聚陰之地。
九龍裁判法院正對面就是香港浸信會教堂。
多出一人
當年碰見靈異事件的是位在職警署署長(SSGT),負責值守羈押室工作和調動嫌疑案犯,如今已經成了地區警署的督察。
某日晚班,這位警官從九龍城警署接到調令,有一批疑犯要從法院大樓的羈押室移倉到警署拘留,于是這位警官便命令警員清倉合并準備等待疑犯出來。
說一下羈押室的構造,羈押室在法院大樓地下一層,出口在地面一層,從地面一層到地下一層有電梯也有迂回長廊,而且這條走廊很長也很陰暗,是通往羈押室的唯一路徑,走到盡頭就是羈押室,里外有三層鐵門,第一層是登記科,有值班室和監控室,再往里面是警員看更室,負責看管羈押的嫌犯們,有一層鐵門把守。
最里面就是每個單獨的羈押房間了,每個房間均裝有鎖和鐵門,三面是墻,非常牢固,一般人根本進不去,有人進入必定會被位于前兩層的值班警員看見。
網絡上流傳的九龍裁判法院拘押室照片
過了不久,警署的警車和警員都已經到了門外。一行疑犯被警員從倉里帶出之后,警官準備進行交接,出了第三層鐵門也就是單獨羈押倉之后,在第二層鐵門處開始清點人數。
根據調令需要調離16名疑犯,警員把這些疑犯從倉里帶出時就已經合并清點過,疑犯們站成一排,警官對照名冊清點隊伍里的疑犯人數時,卻發現多出了一位,第一反應是數錯了,于是又重復數了一遍,還是17位。
這時警長以為警員把數目弄錯,多帶了一個人出倉,于是質問警員,警員回答剛才出倉時已經清點過多次,確實是16位,于是警長開始點名,點到姓名的疑犯示首后出列站到另一側,當點完16個疑犯的姓名之后,最靠墻的位置還有一位疑犯低頭站著不動,于是警官走過去準備問清姓名確認是否弄錯,這時候恐怖的事情發生了。
警長走到那名不在名冊里的疑犯旁邊時,還沒來得及看清楚他的長相,就問了句:你叫什么名字?哪個倉出來的?這時候倉房內的燈光突然閃爍起來,警官肩上的對講機響起刺耳的聲音,發出如同被高頻頻率干擾的電流聲,聽來令人渾身不適,這時警長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后面那排已經被點過名的疑犯和手下警員同時發出驚呼,是那種受到刺激或直接反應的聲音。
警官回頭一看,他們都在懼怕的往后躲,十幾個人不由自主縮到墻角,眼里都是恐懼。回頭再看那名不出聲沒名字的疑犯時,他的臉部已經慢慢抬起,面色煞白,如同紙人,五官長什么樣已經忘記去看了,因為那種慘白絕不是正常人的臉色,并且隨后他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那種微笑無比寒冷和詭異,然后在燈光閃爍的瞬間黑暗中,這名男子居然整個人都憑空消失了,隨之燈光馬上就穩定下來,對講機也不再發出奇怪的電流聲,警官瞬時滿臉冷汗,呆站在原地,這時,有下屬呼叫支持,進來很多夜更警員,大家搜索半天都沒有找到這個人。
網絡上流傳的九龍裁判法院一層移倉必經之出口
警官連忙率領下屬查看名冊,卻發現疑犯人員數目不多不少,倉內沒有轉移的名單和人員都吻合,外倉的16個人也都在,但是這16個疑犯已經全部被嚇得規規矩矩擠在一起,不敢再東張西望。
這時候大家都知道碰上臟東西了,人人不敢隨便說話,警官已經恢復正常,迅速處理移倉工作,做完之后,馬上拜祭關二哥,整夜再無一個夜更警員心情平靜。
化寶見鬼
警官后來跟法院大樓內其它部門溝通時,總務處也有人說曾經碰到過不干凈的東西,因為地面拘留室和三樓是問題癥結所在,所以這兩處發生的怪事也特別多,在法院未正式啟用之前,三樓的總務人員便已率先搬入,?并在進去辦公前用冥鏹拜四角,之后再于一樓化寶(就是把陰錢、壽金等放在化寶爐中燒,來供奉一些神靈)。
那天由一名公務人員負責這項工作,在一樓入口化寶的他,在即將化完時,從后聽到一陣腳步聲。?他以為是有同事良心發現過來幫手,但回頭看時卻空無一人,以為聽錯了的他也沒想太多,就回頭繼續化寶。
可是沒過多久,他又聽到腳步聲,于是他再次回頭,但仍舊什么也沒看到。此時,他已心知不妙,回過頭來卻驚見化寶處旁邊圍著很多雙只見膝蓋以下的腳。
這位公務人員被嚇得不敢出聲,只好盡快化完寶離開。回到三樓后,他把此事告知同事,可是卻被認為發神經,及被人揶俞時運低,而其他人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紅衣女人
在法院正式啟用后,另一位總務組同事也遇到了詭異的經歷。那天,他到走廊的洗手間小解,卻看到前方有個穿尠紅色連身裙的長發女子。
因為三樓只準法院員工進出,而他卻對這名女子沒有印象,為免有人擅自闖入,于是他便追上前去問個究竟。但是,該名女子卻走進了男廁,他生怕后面可能會發生尷尬的事情,于是決定過去告訴該名女子。
當他追上后把門一推,卻發現廁所內空無一人,他仔細查看每個入廁單元格,均沒有發現任何人的蹤跡,紅衣女子不知去向,非常奇怪,他覺得此事詭異,便迅速離開了男廁。
此后,他將此事告訴同事,才知道原來早已有清潔女工見過該名紅衣女子,更被嚇至辭職。因為那天該名女工在清潔時曾和女子隔著門聊天,豈料當那女子出來時,女工卻發現站在自己身旁的“她”,竟然在鏡中照不到人影,于是女工當晚便被嚇至立刻辭職。
其實, 大多“鬼故事”的情節都大同小異,傳得有板有眼,但卻沒有證據佐證。而且有去過裁判法院的網友也表示,根本沒什么玄乎的,里面也并不陰森。
不過呢,當故事帶上真實地點,總是能給人一定的刺激,所以對這些都市傳說我們也不必較真,權當飯后談資便可。
本文標題:香港法院里的詭異傳聞,羈押犯點名竟莫名多出一人!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