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棲云山不遠的地方,住著姓鄭的一家人。他家的一匹老馬產下個騾駒,四銀蹄,白纏腰,長得十分膘壯。人們議論騾駒是“陸旋”轉世的。
陸旋是鄭家的舅子,以前欠他家的債。后來去棲云山出了家,這筆債再沒要回來。根據這件事情,大家都說騾子是舅子轉世來還債的。
這件事很快傳到劉一明道長耳朵里,劉道長想弄個究竟。這天,劉道長來到鄭家。鄭家夫妻看見劉道長來了,就招呼到客房里坐下,一邊倒茶一邊問:劉道爺這么遠來,是否有事?劉道長說。聽人說你家生產個騾駒,人們都在議論。到底怎么回事?鄭家夫妻就談起事情的經過。
原來一年前的一天,鄭家十二歲的兒子在屋檐下玩耍,看見大門外走進一個人來,兒子認識是他舅陸旋。陸沒到房子里來,就進馬圈去了,兒子以為舅去解手,可是等了很長時間不見出來,兒子跑來告訴老鄭和妻子。老鄭一聽認為兒子胡扯,就訓了一頓。兒子卻肯定地說,是我舅我認識。老鄭說:你舅出家死了,他還能到這里來嗎?老鄭和兒子一同到馬圈一看老馬產下個騾駒,確是白纏腰,四銀蹄,胡奔亂跳。老鄭想起他舅子在世的時候,常腰纏白帶,白襪子。當時經兒子這么一說,也就產生了疑惑,覺得也可能是陸旋轉世來還債的。
奇怪的是,老鄭的兒子很懂事,聽說騾子是他舅轉世,就很愛惜。從不打不騎,出進牽拉。別人問:這么好的騾子不騎上干啥?孩子就說:不能騎,騾子是我舅轉世。后來就這樣把話傳了出去。
劉道長聽了他夫妻的一番談話,心里想,難道真是徒弟陸旋轉世?他要去看一下騾子。鄭家領著劉道長進到馬圈,騾子聽有人打開圈門,抬頭一看,就從圈里跑到劉一明身邊,用嘴吻了吻,就不住的用頭頂,嘴舔,眼睛里不住的流淚,好像是新人相逢。
劉道長用手摸了摸騾子脊背,便對騾子說:你若是我的徒弟陸旋轉世,現在我走出圈門,你隨后跟我出來,然后我可帶你回棲云山去,欠的債我替你付。說罷,劉道長從馬圈里走出,騾子也跟著出去,并且緊靠在劉道長身邊一步不離。? 劉道長問鄭家:我給你們還債,騾子讓我拉回山去,你們看如何 ?鄭家夫妻說;若是這樣,債我們也不要了,騾子你老人家牽去好了。劉道長說;債不還不行,因為他是還債轉世到你們家的。我替他還了債,你們之間的帳債一筆勾消。說著,劉道長付了錢,拉著騾子回棲云山去了。
原來,劉道長在棲云山道法高深,學識淵博,善于結交,朋友眾多,而且前來拜他為師作徒弟的也不少。其中,確有一個叫陸旋的。其人嘴甜舌快,腦瓜聰敏,殷勤活潑,劉道長認為很有心機,便收作徒弟。從此,教他學道規經典,教演練法器韻律。
陸旋學得很認真,很快成為徒弟之中的佼佼者,幾年過去,陸旋覺得學到很多東西,無人能與自己相比,認為師傅已經上了年紀,師兄弟都不如自己的能耐大,將來山上的大權就歸自己。可他心急發躁,等不到那一天,他便厚臉無恥地在師父面前公開要權。他對師父說:您老年壽已高,精力衰退,須要清靜調養,山上的事可以交給別的人辦理。劉道長說:廟觀事務雜亂繁瑣,有哪個能替我擔負這些責任呢?陸旋說:我比其他師兄弟學得精,道法深厚能干,師父您老人家還不信任弟子的才干嗎?師父說:當然信,不過你還年輕,出了差誤怎么辦?陸旋聽師父不給自己交權,暗暗氣憤,卻在表面上裝出一副聽話的樣子。劉道長看弟子很懂事,心里高興,對他更加寵愛。陸旋知道師父很信任自己,從此,變得狂妄起來,背著師父不斷干些不道德的勾當。師兄弟們知道師父也寵愛著他,大家都不敢說他的不對。
有天晚上,陸旋換上俗裝,到附近的一家小飯店和同伙吃喝。亂砸亂打,損壞了不少東西。店主人找上山去,要求劉道長賠償他的損失。
師兄弟們得知陸旋干的壞事已暴露。以前大家敢怒不敢言,這下一齊擁到師父那里,說明陸旋這幾年在山上胡作非為,要師父將陸旋驅逐出山門,挽回道門聲譽。劉道長本無心趕走陸旋,一見徒弟一齊憤恨,只好把陸旋打發下山參訪,暫避風頭。陸旋下山后,在外邊云游一個時期,走了很多地方,撈不到好處,前思后想,感到還是棲云山好,念頭一動,再回去吧。他請師父的朋友周旋,重新回到棲云山住下。
陸旋回到山上,惡習再次復發,仍然整天吃肉醉酒,狂妄逞能,見利妄為,不幾年他在山上又弄了許多銀錢。一個夜里三更左右,他從禪房輕步而出,來到祖師殿后的崖坎下撥起土來,撥了很大一回兒,從土里露出個大包裹,他將包提出打開,里面全是銀錢,陸旋當時興奮的露出皮笑,又將此包包了起來。
正在此刻,他身旁突然出現兩個兇神,一位渾身赤色,血盆大口,眼睛放射出兩道火光;一位遍體青黑,青面獠牙,嘴里噴出一股黑煙。陸旋立刻嚇成了一灘泥,耳聞兇神聲似洪鐘般的罵道:“爾在家奸刁鬼詐,明騙暗盜;出家本應改邪歸正,反而不守道規,干起傷天害理之事,死后要變畜牲的”。他腦袋轟的一聲如同爆炸,昏厥過去,屎遺尿流。師兄弟發現他出去很長時間不見回來,就出來找尋。見躺在崖坎下面,過去呼喚,沒有聲音,就拖到房里,去稟報師父,劉道長看昏迷不省,就給禳災祈禱,書符灌藥,陸旋慢慢的又清醒過來,向大家一五一十說明事情的經過。從此,他臥床不起,不久一命嗚呼了。
陸旋死后投胎轉世成騾子,劉一明領它回山后,在棲云山馱水不用人趕,經常從山下往山上馱水。棲云山幾十座殿堂,都是這個騾子馱水建造的,建造剛一完工,騾子也就死掉了。
道友們把騾子埋葬在山下。當地的人又掏出剝了騾子的皮,右腿的皮沒有剝連在骨架上。后來騾子轉世成人,這人的右胳膊長滿毛,右手是驢蹄子。傳說又在棲云山附近出了家,他出家在廟上,敲鐘打鼓不用鼓棰。就用右手的驢蹄子。
分享一則道家玄奇故事,愿大家能夠喜歡,福生無量。
本文標題:徒弟行惡,投胎變畜牲。師父不計前嫌,替其還孽債。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